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园林景观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2.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计算机辅助技术 | 第16-19页 |
2.1.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第16-17页 |
2.1.2 计算机辅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技术 | 第17-19页 |
2.2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思维和表达方式的演进 | 第19-20页 |
2.3 计算机辅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优点 | 第20-22页 |
3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第22-29页 |
3.1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22-25页 |
3.1.1 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第22页 |
3.1.2 虚拟现实的特性 | 第22-23页 |
3.1.3 虚拟现实平台的组成和分类 | 第23-25页 |
3.2 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各个阶段的应用 | 第25-27页 |
3.2.1 辅助项目规划设计之前的分析调研 | 第25-26页 |
3.2.2 辅助方案的概念设计 | 第26-27页 |
3.2.3 辅助园林景观方案的详细设计 | 第27页 |
3.2.4 辅助园林景观方案的表达 | 第27页 |
3.3 虚拟现实辅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27-29页 |
3.3.1 三维建模技术 | 第27-28页 |
3.3.2 立体显示和立体声技术 | 第28-29页 |
4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软件 | 第29-37页 |
4.1 园林景观设计中虚拟现实建模软件的比较 | 第29页 |
4.2 草图大师建模优点 | 第29-31页 |
4.3 虚拟现实的渲染效果优化技术 | 第31页 |
4.3.1 模型精细化处理 | 第31页 |
4.3.2 LOD强化技术 | 第31页 |
4.3.3 烘焙技术 | 第31页 |
4.4 园林景观虚拟现实平台的选择 | 第31-32页 |
4.5 虚拟现实平台Lumion3D的建模过程 | 第32-37页 |
5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第37-72页 |
5.1 计算机辅助在兴华公园园林景观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5.1.1 区域概况 | 第37-38页 |
5.1.2 历史文脉情况 | 第38-39页 |
5.1.3 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5.2 计算机辅助在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概念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 第40-45页 |
5.2.1 兴华公园项目建设背景及概况 | 第40-42页 |
5.2.2 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公园进行定位的作用 | 第42页 |
5.2.3 兴华公园地理位置和区位情况 | 第42-43页 |
5.2.4 兴华公园设计用地分析及定位 | 第43-45页 |
5.3 计算机辅助在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详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 第45-60页 |
5.3.1 兴华公园景观工程设计指导思想及依据 | 第45-47页 |
5.3.2 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总体设计 | 第47页 |
5.3.3 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区域划分设计 | 第47-49页 |
5.3.4 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5.3.5 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专项设计 | 第50-60页 |
5.4 计算机辅助在兴华公园园林景观工程表达的应用 | 第60-72页 |
5.4.1 整体效果与设计意向的表达 | 第60-61页 |
5.4.2 植物配置与绿色景观塑造的表达 | 第61-67页 |
5.4.3 铺装与园林小景的制作表达 | 第67-68页 |
5.4.4 人物配景与环境氛围的制作表达 | 第68-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