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性能与排放的仿真与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研究背景第12-21页
        1.2.1 天然气发动机的分类第13-15页
        1.2.2 排放法规第15-16页
        1.2.3 气体燃料供给系统第16-19页
        1.2.4 双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第19-21页
    1.3 废气再循环技术第21-22页
    1.4 米勒循环技术第22-23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3-26页
第二章 R6160发动机仿真模型的建立与标定第26-49页
    2.1 发动机燃烧模型第26-29页
    2.2 R6160涡轮增压发动机结构参数第29-33页
        2.2.1 一般结构参数第30页
        2.2.2 进排气系统数据第30-31页
        2.2.3 涡轮增压系统数据第31-33页
    2.3 发动机仿真模型的建立与标定第33-48页
        2.3.1 环境模块第33-34页
        2.3.2 管路模块第34页
        2.3.3 喷油器模块第34页
        2.3.4 气缸模块第34-46页
        2.3.5 R6160涡轮增压双燃料发动机的模型标定第46-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双燃料发动机性能与排放优化分析第49-71页
    3.1 双燃料替代率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第49-58页
        3.1.1 替代率对发动机滞燃期的影响第49-51页
        3.1.2 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缸压和放热率的影响第51-52页
        3.1.3 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燃烧持续期的影响第52-53页
        3.1.4 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NOx和Soot排放的影响第53-54页
        3.1.5 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综合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第54-58页
    3.2 喷油正时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优化第58-63页
        3.2.1 喷油正时对发动机缸压和放热率的影响第59页
        3.2.2 喷油正时对发动机NOx和Soot排放的影响第59-60页
        3.2.3 喷油正时对发动机综合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第60-61页
        3.2.4 喷油正时对发动机最大压升率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第61-63页
        3.2.5 喷油正时对发动机涡前排温的影响第63页
    3.3 过量空气系数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第63-67页
        3.3.1 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气缸压力和放热率的影响第63-64页
        3.3.2 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NOx和Soot排放的影响第64-65页
        3.3.3 过量空气系数对双燃料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第65-66页
        3.3.4 过量空气系数对双燃料发动机最大压升率的影响第66页
        3.3.5 过量空气系数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燃烧温度的影响第66-67页
        3.3.6 过量空气系数对双燃料发动机涡前排温的影响第67页
    3.4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的动态仿真第67-69页
        3.4.1 动态仿真模型建立第67-68页
        3.4.2 纯柴油和双燃料模式切换动态仿真第68-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废气再循环和米勒循环技术的仿真与优化第71-85页
    4.1 EGR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第71-76页
        4.1.1 EGR对发动机气缸压力和放热率的影响第72-73页
        4.1.2 EGR对发动机NOx排放的影响第73-74页
        4.1.3 EGR对发动机综合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第74页
        4.1.4 EGR对发动机滞燃期的影响第74-75页
        4.1.5 EGR对发动机最大压升率的影响第75-76页
    4.2 米勒循环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第76-84页
        4.2.1 米勒循环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第79-80页
        4.2.2 米勒循环对发动机NOx和Soot排放的影响第80-81页
        4.2.3 米勒循环对发动机综合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第81-83页
        4.2.4 米勒循环对发动机气缸燃烧温度的影响第83-84页
    4.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5.1 全文总结第85-86页
    5.2 工作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宜兴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问题诊断与改造方案研究
下一篇:水下滑翔机反步控制及其快速控制原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