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某小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一) 国家对新教师入职教育日益关注第11页
        (二) 新教师入职教育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第11-12页
        (三) 我国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13页
        (二) 实践意义第13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一)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6页
        (二) 国外相关研究第16-18页
        (三) 已有研究评述第18-19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9页
        (一) 新教师第19页
        (二) 新教师入职教育第19页
        (三)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第19页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9-21页
        (一) 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21页
    六、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第一章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一、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第22-23页
    二、终身教育理论第23-24页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第24-26页
        (一) “关注”阶段论第24页
        (二) “职业生涯”阶段论第24-25页
        (三) “自我更新取向”教师发展理论第25-26页
第二章 石家庄市W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实施效果调查分析第26-46页
    一、调查研究设计第26-29页
        (一) 调查目的第26页
        (二) 调查对象第26页
        (三) 调查工具第26-28页
        (四) 调查内容第28-29页
        (五) 数据处理第29页
    二、调查结果分析第29-46页
        (一) 新教师基本情况第29-30页
        (二)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的认知情况第30-33页
        (三)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需求调查的认知情况第33-35页
        (四) 入职教育内容对新教师的帮助情况第35-39页
        (五)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模式的看法第39-41页
        (六)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评价方式合理性的看法第41-42页
        (七)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施教教师的认同情况第42-44页
        (八)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效果的总体评价情况第44-46页
第三章 制约W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第46-51页
    一、主观因素分析第46-47页
        (一) 新教师对入职教育认知度不高第46页
        (二) 新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第46-47页
    二、客观因素分析第47-51页
        (一) 学校对入职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第47页
        (二) 入职教育没有建立在新教师的需求分析上第47-48页
        (三) 入职教育内容缺乏连贯性,相关性低第48页
        (四) 入职教育模式单一第48-49页
        (五) 评价机制不健全第49页
        (六) 职前教师教育培养中专业发展理念的缺失第49页
        (七) 国家体制建构不完善第49-51页
第四章 W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改进策略和建议第51-60页
    一、保证国家和地方方面出台有效政策第51-52页
        (一) 国家和地方提供具体且有指导性的政策第51页
        (二) 相关负责机构加强职前教育,保证与入职教育顺利衔接第51-52页
    二、确保学校方面层层把关第52-57页
        (一) 关注新教师需求,尊重新教师主体性第52页
        (二) 明确入职教育重点,抓住入职教育关键第52-53页
        (三) 加强入职教育施教教师团队建设第53-54页
        (四) 增强入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层次性第54-55页
        (五) 完善师徒结对制,促进新老教师互相学习第55-56页
        (六) 健全评价体系,力求评价方式多元化第56-57页
    三、发挥职前教师教育的引领作用第57页
        (一) 设置合理化课程,树立专业发展理念第57页
        (二) 职前教育过程中渗透入职教育思想第57页
    四、力求教师方面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第57-60页
        (一) 新教师要有主动学习意识,积极配合入职教育的开展第57-58页
        (二) 加快教师角色适应,树立角色转换意识第58页
        (三) 提高专业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故事结构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水墨画形式的儿童绘本对小学低年龄阶段孩子美术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