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安全性验证的SYSML活动图转换方法 | 第16-28页 |
2.1 嵌入式实时系统安全性问题分析 | 第16-17页 |
2.1.1 嵌入式实时系统特点 | 第16-17页 |
2.1.2 安全性验证的必要性 | 第17页 |
2.2 基于MDA的模型转换方法 | 第17-20页 |
2.2.1 纵向模型转换 | 第18-19页 |
2.2.2 横向模型转换 | 第19-20页 |
2.3 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安全性验证的SYSML活动图转换 | 第20-27页 |
2.3.1 Sys ML活动图特点 | 第20-22页 |
2.3.2 MARTE时钟结构 | 第22-25页 |
2.3.3 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安全性验证的扩展Sys ML活动图转换框架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SYSML/MARTE活动图元建模与时间自动机元建模 | 第28-43页 |
3.1 异构元模型的同构化 | 第28-31页 |
3.1.1 异构元模型的根-元元模型 | 第28-30页 |
3.1.2 异构元模型的同构化方法 | 第30-31页 |
3.2 SYSML/MARTE活动图元建模 | 第31-36页 |
3.2.1 Sys ML活动图的语法结构 | 第31-32页 |
3.2.2 Sys ML活动图元建模 | 第32-34页 |
3.2.3 MARTE时钟元建模 | 第34-36页 |
3.3 UPPAAL时间自动机元建模 | 第36-42页 |
3.3.1 UPPAAL时间自动机语法及语义 | 第36-38页 |
3.3.2 数据类型元建模 | 第38-39页 |
3.3.3 表达式元建模 | 第39-40页 |
3.3.4 组成结构元建模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SYSML/MARTE活动图到时间自动机的转换 | 第43-57页 |
4.1 基于AMMA的活动图到时间自动机的元模型转换框架 | 第43-46页 |
4.1.1 AMMA平台异构模型转换方法 | 第43-44页 |
4.1.2 AMMA平台异构模型转换实施过程 | 第44-46页 |
4.2 SYSML/MARTE活动图与时间自动机元模型间语义映射 | 第46-49页 |
4.2.1 类型结构元素的语义映射 | 第46-47页 |
4.2.2 活动行为元素的语义映射 | 第47-48页 |
4.2.3 时间元素的语义映射 | 第48-49页 |
4.3 SYSML/MARTE活动图与时间自动机的结构转换 | 第49-54页 |
4.3.1 嵌套结构的转换 | 第49-51页 |
4.3.2 并发结构的转换 | 第51-53页 |
4.3.3 分支结构的转换 | 第53-54页 |
4.4 时间自动机模型到时间自动机文本的语法转换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紧急呼叫系统设计安全性验证 | 第57-67页 |
5.1 紧急呼叫系统需求描述 | 第57页 |
5.2 紧急呼叫系统SYSML/MARTE活动图建模 | 第57-61页 |
5.3 紧急呼叫系统SYSML/MARTE活动图到时间自动机转换 | 第61-64页 |
5.4 紧急呼叫系统设计的安全性验证与分析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6.2 进一步工作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