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电法勘探论文

基于大地电磁“标准点”的华南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3页
        1.2.1 岩石圈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华南地区已有地球物理成果第11-13页
第2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资料处理第13-19页
    2.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第13-15页
        2.1.1 大地电磁“标准网”观测形式简介第13-14页
        2.1.2 华南地区大地电磁数据采集第14-15页
    2.2 宽频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第15-16页
    2.3 大地电磁正、反演简介第16-19页
        2.3.1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第16页
        2.3.2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第16-19页
第3章 大地电磁电阻率加权融合模型的构建研究第19-31页
    3.1 电阻率加权融合模型构建研究及代码编写第19-22页
        3.1.1 反演模型电阻率提取第19-20页
        3.1.2 电阻率加权融合算法第20-22页
    3.2 双高导层模型第22-26页
        3.2.1 双高导层模型的反演第22-23页
        3.2.2 反演模型电阻率提取与加权融合第23-26页
    3.3 基于10431“标准点”地质情况的模型构建研究第26-31页
        3.3.1 标准点10431模型反演第27页
        3.3.2 反演模型电阻率提取与加权融合第27-31页
第4章 华南区域地质简介第31-36页
    4.1 华南大地构造分区第31-33页
    4.2 华南岩石圈第33-36页
        4.2.1 华南岩石圈演化过程第33-34页
        4.2.2 华南岩石圈构造单元特征第34-36页
第5章 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标准模型”构建第36-70页
    5.1 标准模型及其构建说明第36-37页
    5.2 扬子地块“标准点”模型构建第37-57页
        5.2.1 标准点10431第38-43页
        5.2.2 标准点10831第43-47页
        5.2.3 标准点11231第47-50页
        5.2.4 标准点11631第50-53页
        5.2.5 标准点10827第53-57页
    5.3 赣湘桂褶皱带“标准点”模型构建第57-65页
        5.3.1 标准点11227第57-62页
        5.3.2 标准点11627第62-65页
    5.4 华夏地块“标准点”模型构建第65-70页
        5.4.1 标准点11623第65-70页
第6章 “标准点”壳幔电性结构探讨第70-77页
    6.1 标准点壳内高导层探讨第70-74页
    6.2 浅析龙门山断裂带、大别造山带电性结构及构造意义第74-77页
第7章 成果和建议第77-79页
    7.1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第77页
    7.2 论文主要成果第77-78页
    7.3 论文不足和建议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东南缘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构造研究
下一篇:多层次遥感地质解译体系研究--以西昆仑地区的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