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网络舆情基础理论和传播特点研究 | 第9页 |
1.2.2 网络舆情系统技术和构建研究 | 第9-10页 |
1.2.3 网络舆情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 第10-11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地方政府职能与网络舆情影响 | 第13-20页 |
2.1 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13-14页 |
2.2 网络舆情及其特征 | 第14-16页 |
2.2.1 网络舆情表达:直接性和互动性 | 第14-15页 |
2.2.2 网络舆情出现:突然性和时效性 | 第15页 |
2.2.3 网络舆情话语权:分散性和不均衡性 | 第15页 |
2.2.4 网络舆情内容:片面性和虚假性 | 第15-16页 |
2.2.5 网络舆情受众:非理性和逆反性 | 第16页 |
2.3 网络舆情周期及其规律 | 第16-17页 |
2.3.1 潜伏期 | 第17页 |
2.3.2 爆发期 | 第17页 |
2.3.3 蔓延期 | 第17页 |
2.3.4 平复期 | 第17页 |
2.4 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效能的影响 | 第17-20页 |
2.4.1 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 | 第18页 |
2.4.2 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 第18-20页 |
3. 我国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及其经验 | 第20-26页 |
3.1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现状 | 第20-22页 |
3.1.1 网民结构特点分析 | 第20-21页 |
3.1.2 网络舆情主要类型 | 第21-22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经验 | 第22-26页 |
3.2.1 初步完善机制,形成网络工作新格局 | 第22-23页 |
3.2.2 积极主动介入,探索地方宣传新方式 | 第23-24页 |
3.2.3 加大技术投入,丰富舆情发现新手段 | 第24页 |
3.2.4 推动网评工作,开辟舆情引导新途径 | 第24-26页 |
4. 近年来海南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 | 第26-32页 |
4.1 案例一:地方负面舆情应对——“厅官候鸟老人”毕国昌投诉城管事件 | 第26-28页 |
4.2 案例二:自然灾害及突发网络舆情应对——超强台风“威马逊”舆情应对 | 第28-30页 |
4.3 案例三:群体性事件舆情应对——三江镇群体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 第30-32页 |
5. 海南政府舆情应对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5.1 思想观念陈旧,网络意识薄弱 | 第32-33页 |
5.2 机构建设滞后,处置机制失当 | 第33-34页 |
5.3 立法亟需完善,执法还应落实 | 第34页 |
5.4 多种因素限制,专业人员匮乏 | 第34-35页 |
5.5 硬件设施落后,技术创新不足 | 第35页 |
5.6 公众信任流失,应急能力有限 | 第35-37页 |
6. 我国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 第37-46页 |
6.1 转变思想观念,正视网络舆情 | 第37-38页 |
6.2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应对机制 | 第38-40页 |
6.3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依法管网 | 第40-41页 |
6.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养 | 第41-42页 |
6.5 增加硬件投入,夯实工作基础 | 第42-43页 |
6.6 丰富引导方式,强化应急能力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