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37页 |
1.1 序言 | 第12-24页 |
1.1.1 工业废水的污染状况 | 第12-13页 |
1.1.2 化工废水污染特点及治理技术 | 第13-15页 |
1.1.3 酚类废水的危害 | 第15-16页 |
1.1.4 含酚废水主要处理技术 | 第16-23页 |
1.1.5 研究方向的确定 | 第23-24页 |
1.2 电化学氧化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4-34页 |
1.2.1 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电极工作原理)研究 | 第24-29页 |
1.2.2 有机物电化学氧化降解机理(降解历程和中间产物)研究 | 第29-30页 |
1.2.3 电极材料开发研究状况 | 第30-34页 |
1.3 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1.3.1 课题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3.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2 阳极的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 | 第37-66页 |
2.1 阳极材料的选择 | 第37-38页 |
2.2 阳极涂层材料的制备 | 第38-40页 |
2.3 试验研究 | 第40-48页 |
2.3.1 试验所需仪器、设备 | 第41页 |
2.3.2 电极制备所需材料和试剂 | 第41-42页 |
2.3.3 电极制备、性能分析 | 第42-4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8-65页 |
2.4.1 涂层电极结构及表面表征 | 第48-57页 |
2.4.2 涂层电极氧化机理探讨 | 第57-61页 |
2.4.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1-64页 |
2.4.4 涂层电极强化寿命试验 | 第64-6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3 新型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降解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66-78页 |
3.1 电极氧化试验 | 第66-68页 |
3.1.1 试验用水 | 第66页 |
3.1.2 试验装置 | 第66页 |
3.1.3 试验药品及材料 | 第66-67页 |
3.1.4 试验方法 | 第67页 |
3.1.5 分析方法 | 第67-68页 |
3.2 试验结果和讨论 | 第68-75页 |
3.2.1 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8-70页 |
3.2.2 电解质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3.2.3 苯酚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1-72页 |
3.2.4 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3.2.5 Ti/PbO_2电催化性能对比试验 | 第73-75页 |
3.3 苯酚在阳极氧化过程的研究 | 第75-7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4 缩合+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酚醛树脂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78-97页 |
4.1 引言 | 第78页 |
4.2 组合工艺处理特辛基酚醛树脂废水试验研究 | 第78-88页 |
4.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80-82页 |
4.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88页 |
4.3 组合工艺处理树脂废水试验研究 | 第88-95页 |
4.3.1 企业废水水质情况 | 第88-89页 |
4.3.2 试验流程设计 | 第89-90页 |
4.3.3 试验装置、材料、用水 | 第90页 |
4.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90-9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5 酚醛树脂废水处理工程化应用 | 第97-107页 |
5.1 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 第97页 |
5.2 主要的工艺单元讨论 | 第97-102页 |
5.2.1 脱酚工艺选择 | 第97-100页 |
5.2.2 废水采用物理和生化法处理工艺分析 | 第100-102页 |
5.3 构筑物简介 | 第102-104页 |
5.4 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 | 第104页 |
5.5 工程调试及运行结果 | 第104-105页 |
5.6 投资和运行费用核算 | 第105页 |
5.7 工程效益评价 | 第105-106页 |
5.7.1 环境效益 | 第106页 |
5.7.2 经济效益 | 第106页 |
5.7.3 社会效益 | 第106页 |
5.8 结论 | 第106-10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07-110页 |
6.1 结论 | 第107-108页 |
6.2 创新点 | 第108页 |
6.3 建议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0页 |
附录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