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9-11页 |
1.2.2 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信息化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 第18页 |
2.1.3 耦合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 产业演进理论 | 第19页 |
2.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19-20页 |
2.4 系统论 | 第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机理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31页 |
3.1 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机理 | 第21-22页 |
3.2 信息化子系统 | 第22-23页 |
3.2.1 信息基础 | 第22页 |
3.2.2 产业技术 | 第22-23页 |
3.2.3 应用水平 | 第23页 |
3.2.4 人才支撑 | 第23页 |
3.2.5 发展效果 | 第23页 |
3.3 产业转型升级子系统 | 第23-25页 |
3.3.1 民生改善 | 第24页 |
3.3.2 技术创新 | 第24页 |
3.3.3 产业提升 | 第24-25页 |
3.3.4 经济国际化 | 第25页 |
3.3.5 节能减排 | 第25页 |
3.4 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5-30页 |
3.4.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5-26页 |
3.4.2 样本数据来源 | 第26页 |
3.4.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6-30页 |
3.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 第31-71页 |
4.1 模型构建与处理 | 第31-33页 |
4.1.1 子系统功效评价 | 第31-32页 |
4.1.2 耦合协调度评价 | 第32-33页 |
4.2 信息化水平分析 | 第33-49页 |
4.2.1 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总体分析 | 第34-35页 |
4.2.2 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梯队分析 | 第35-38页 |
4.2.3 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分析 | 第38-49页 |
4.3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分析 | 第49-65页 |
4.3.1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总体分析 | 第50-51页 |
4.3.2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梯队分析 | 第51-54页 |
4.3.3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指标分析 | 第54-65页 |
4.4 耦合发展水平分析 | 第65-70页 |
4.4.1 区域耦合发展水平的总体分析 | 第66-68页 |
4.4.2 区域耦合发展水平的类型分析 | 第68-70页 |
4.5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要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71-76页 |
5.1 模型构建与处理 | 第71-72页 |
5.1.1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 第71页 |
5.1.2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第71-72页 |
5.1.3 灰色关联度评价 | 第72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5.2.1 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72-73页 |
5.2.2 指标与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73-74页 |
5.2.3 子系统与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74-75页 |
5.3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76-83页 |
6.1 存在问题 | 第76-80页 |
6.1.1 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76-77页 |
6.1.2 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77-78页 |
6.1.3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深入 | 第78-79页 |
6.1.4 信息通信技术欠交流 | 第79-80页 |
6.1.5 素质人才储备不充足 | 第80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80-83页 |
6.2.1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力度 | 第80-81页 |
6.2.2 均衡协调发展国民经济 | 第81页 |
6.2.3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 第81-82页 |
6.2.4 培养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 第82页 |
6.2.5 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 第82-83页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7.1 结论 | 第83-84页 |
7.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I: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附录II: 附表 | 第93-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