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故障测距的基本要求 | 第13页 |
| ·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分类 | 第13-17页 |
| ·行波法 | 第14-15页 |
| ·故障分析法法 | 第15-17页 |
| ·智能化定位方法 | 第17页 |
| ·各种定位算法的比较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 2 基于双端非同步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 | 第20-34页 |
| ·测距模型的选择 | 第20-27页 |
| ·影响工频量法定位精度的因素 | 第20-21页 |
| ·测距模型的选择 | 第21-27页 |
| ·相模变换 | 第27-28页 |
| ·双端非同步测量的故障定位算法 | 第28-32页 |
| ·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 ·不同步角的确定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3 故障测距中提取基波分量的算法 | 第34-48页 |
| ·目前故障测距中提取基波分量的几种算法 | 第34-37页 |
| ·全周傅氏算法 | 第34-35页 |
| ·半周傅氏算法 | 第35页 |
| ·差分傅氏算法 | 第35-36页 |
| ·改进全周傅氏算法 | 第36-37页 |
| ·利用扩展Prony算法提取故障后电压电流直流分量法 | 第37-47页 |
| ·扩展Prony算法 | 第37-42页 |
| ·故障后电压电流信号的扩展Prony拟合参数选择 | 第42-44页 |
| ·扩展Prony算法的分析验证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仿真验证 | 第48-72页 |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48-49页 |
| ·PSCAD/EMTDC程序简介 | 第48-49页 |
| ·MATLAB简介 | 第49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 ·仿真模块 | 第49-51页 |
| ·仿真参数 | 第51页 |
| ·建立仿真模型 | 第51-52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71页 |
| ·仿真流程图 | 第52-53页 |
| ·仿真结果 | 第53-70页 |
| ·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 误差处理 | 第72-78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72-73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第72页 |
| ·BP网络的结构 | 第72-73页 |
| ·BP网络的结构参数设置 | 第73-74页 |
| ·BP层数选择 | 第73-74页 |
| ·BP各隐层节点数选择 | 第74页 |
| ·学习规则 | 第74页 |
| ·训练过程及处理结果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作者简介 | 第84-8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