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制约 | 第10-11页 |
1.1.1 光伏发电应用和发展前景 | 第10-11页 |
1.1.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11页 |
1.2 APF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 第11-13页 |
1.2.1 谐波与无功功率的产生及危害 | 第12页 |
1.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优势及制约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15-32页 |
2.1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及原理 | 第15-16页 |
2.2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 第16-22页 |
2.2.1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 第16-21页 |
2.2.2 新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 第21-22页 |
2.3 系统滤波器设计 | 第22-31页 |
2.3.1 LCL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3.2 LCL参数的选取 | 第25-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具有APF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出 | 第32-38页 |
3.1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原理 | 第32-33页 |
3.2 光伏逆变并网系统和APF系统异同点 | 第33-35页 |
3.3 具有APF功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统一控制原理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具有APF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第38-57页 |
4.1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 | 第38-43页 |
4.1.1 三相电路的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第38-41页 |
4.1.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 | 第41-43页 |
4.2 指令电流合成 | 第43-47页 |
4.3 空间矢量调制算法 | 第47-50页 |
4.4 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50-51页 |
4.5 LCL滤波器阻尼控制策略分析 | 第51-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具有APF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57-75页 |
5.1 系统主要硬件设计 | 第57-67页 |
5.1.1 DSP2812系统设计 | 第57-58页 |
5.1.2 信号检测与调理电路 | 第58-63页 |
5.1.3 IGBT驱动电路和钳位保护电路 | 第63-66页 |
5.1.4 故障管理和数据监测电路 | 第66-67页 |
5.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7-71页 |
5.2.1 AD中断服务程序 | 第68页 |
5.2.2 CAP捕捉中断服务程序 | 第68-69页 |
5.2.3 PI控制子程序 | 第69-70页 |
5.2.4 LPF低通滤波器设计 | 第70-71页 |
5.3 系统关键部分调试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具有APF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 | 第75-88页 |
6.1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 | 第75-79页 |
6.2 独立有源滤波系统仿真 | 第79-82页 |
6.3 具有APF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联合仿真 | 第82-8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88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