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2 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农业风险 | 第16页 |
2.1.2 农业保险 | 第16-17页 |
2.1.3 农产品价格保险 | 第17-18页 |
2.2 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农业保护理论 | 第18页 |
2.2.2 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 | 第18-19页 |
2.2.3 蛛网模型理论 | 第19页 |
2.2.4 风险分散理论 | 第19-20页 |
3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3.1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3.2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规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1 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缺失 | 第21-22页 |
3.2.2 相关立法可操作性不强 | 第22页 |
3.2.3 风险分散转移法律制度缺失 | 第22页 |
3.2.4 监督管理法律制度不严格 | 第22页 |
3.3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实证分析 | 第22-26页 |
3.3.1 蔬菜价格指数保险 | 第23页 |
3.3.2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 第23-24页 |
3.3.3 牛奶价格指数保险 | 第24页 |
3.3.4 玉米期货价格保险 | 第24-26页 |
4 国外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考察与经验借鉴 | 第26-31页 |
4.1 美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 | 第26页 |
4.2 日本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4.3 加拿大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4.4 国外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4.4.1 提高财政补贴水平 | 第28页 |
4.4.2 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 第28-29页 |
4.4.3 加强行政干预与指导 | 第29页 |
4.4.4 完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 | 第29-31页 |
5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1-36页 |
5.1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31页 |
5.2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 第31-33页 |
5.2.1 政府主导与扶持原则 | 第31-32页 |
5.2.2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页 |
5.2.3 市场化运作原则 | 第32-33页 |
5.2.4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3页 |
5.3 我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内容 | 第33-34页 |
5.3.1 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 | 第33页 |
5.3.2 确定合理的价格保险产品 | 第33-34页 |
5.3.3 确立专门的法律监管机构 | 第34页 |
5.4 建立相应配套机制 | 第34-36页 |
5.4.1 创建“保险+期货”的再保险制度 | 第34-35页 |
5.4.2 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35页 |
5.4.3 建立共保模式 | 第35-36页 |
6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