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下港口船舶应急疏散顺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恶劣天气下港口船舶应急疏散顺序影响因素 | 第17-26页 |
2.1 船舶应急疏散原则与流程 | 第17-18页 |
2.1.1 应急疏散原则 | 第17页 |
2.1.2 应急疏散流程 | 第17-18页 |
2.2 船舶应急疏散顺序影响因素 | 第18-25页 |
2.2.1 船舶因素 | 第19-20页 |
2.2.2 泊位因素 | 第20-22页 |
2.2.3 航道因素 | 第22-23页 |
2.2.4 自然环境因素 | 第23-24页 |
2.2.5 人为因素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恶劣天气下港口船舶应急疏散顺序决策模型 | 第26-42页 |
3.1 港口船舶应急疏散顺序决策方法的确定 | 第26-28页 |
3.1.1 决策方法选择的原则 | 第26页 |
3.1.2 决策方法的确定 | 第26-28页 |
3.2 建模流程 | 第28-29页 |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2页 |
3.3.1 指标体系建立结果 | 第29-30页 |
3.3.2 各指标量化标准 | 第30-32页 |
3.4 指标赋权方法 | 第32-37页 |
3.4.1 层次分析法 | 第32-34页 |
3.4.2 熵值法 | 第34-36页 |
3.4.3 组合赋权法 | 第36-37页 |
3.5 灰云聚类模型 | 第37-41页 |
3.5.1 正态灰云白化权函数 | 第37-39页 |
3.5.2 灰云白化权聚类步骤 | 第39-41页 |
3.5.3 同等级船舶疏散风险值 | 第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恶劣天气下锦州港船舶应急疏散顺序研究 | 第42-68页 |
4.1 锦州港简介 | 第42-48页 |
4.1.1 气象条件 | 第42-43页 |
4.1.2 码头泊位条件 | 第43-44页 |
4.1.3 锚地条件 | 第44-46页 |
4.1.4 航道条件 | 第46-48页 |
4.2 模型计算 | 第48-64页 |
4.2.1 方案一 | 第50-59页 |
4.2.2 方案二 | 第59页 |
4.2.3 方案三 | 第59-60页 |
4.2.4 方案四 | 第60-61页 |
4.2.5 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4.3 基于GUI的船舶疏散顺序决策系统 | 第64-67页 |
4.3.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64-65页 |
4.3.2 系统的界面设计及功能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一 | 第74-76页 |
附录二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