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法规 | 第14-16页 |
1.3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的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实车试验法 | 第16-17页 |
1.3.2 仿真分析法 | 第17-19页 |
1.4 座椅与车身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后排座椅三点式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33页 |
2.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2.2 后排座椅的结构介绍 | 第24-25页 |
2.3 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31页 |
2.3.1 几何模型处理 | 第26页 |
2.3.2 车身与座椅网格划分 | 第26-28页 |
2.3.3 材料定义 | 第28页 |
2.3.4 连接方式 | 第28-31页 |
2.3.5 边界条件 | 第31页 |
2.4 仿真结果评判标准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卷收器建模方式及单元类型对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仿真的影响 | 第33-54页 |
3.1 卷收器建模方式对仿真精度的影响探究 | 第33-39页 |
3.1.1 卷收器介绍 | 第33-35页 |
3.1.2 单体座椅试验与仿真 | 第35-36页 |
3.1.3 不同卷收器建模方式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6-39页 |
3.2 单元算法对仿真精度的影响探究 | 第39-48页 |
3.2.1 单元算法介绍 | 第39-41页 |
3.2.2 模型加载时间与沙漏控制 | 第41-43页 |
3.2.3 不同单元算法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43-48页 |
3.3 仿真建模方法验证 | 第48-52页 |
3.3.1 A车后排座椅验证 | 第48-51页 |
3.3.2 B车中排座椅验证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后排座椅骨架结构优化 | 第54-72页 |
4.1 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仿真分析与结构改进 | 第54-62页 |
4.1.1 初始方案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1.2 法规通过方案结构改进 | 第56-62页 |
4.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座椅骨架轻量化设计 | 第62-71页 |
4.2.1 轻量化途径 | 第62-65页 |
4.2.2 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65页 |
4.2.3 座椅骨架灵敏度分析 | 第65-68页 |
4.2.4 性能验证 | 第68-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