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前言 | 第17页 |
·中空结构微/纳米颗粒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7-32页 |
·模板法 | 第18-26页 |
·非模版法 | 第26-32页 |
·中空结构颗粒材料的应用 | 第32-33页 |
·选题依据、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7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33-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表征分析方法 | 第37-43页 |
·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实验所用原料及化学试剂 | 第38-41页 |
·试验原料 | 第38-39页 |
·化学试剂 | 第39-41页 |
·实验仪器装置 | 第41页 |
·测试表征 | 第41-4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2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42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2页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能谱(EDX)分析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碳包覆纳米Fe中空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61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原料预混 | 第43页 |
·碳包覆铁单质纳米中空颗粒的制备 | 第43-44页 |
·提纯产物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结构与形貌 | 第44-47页 |
·产物的组成元素分析 | 第47-49页 |
·反应过程机理 | 第49-50页 |
·碳包覆Fe3O_4自前驱体碳化实验 | 第50-52页 |
·H_2还原碳包覆Fe3O_4前驱体 | 第52-56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56-58页 |
·液相硅油介质在产物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碳包覆Fe_3Si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第61-71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过程 | 第61-64页 |
·原料称取预混 | 第62页 |
·高压反应釜中制备碳包覆Fe_3Si纳米颗粒 | 第62页 |
·产物提纯 | 第62-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产物成分组成分析 | 第64-65页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65-66页 |
·产物中铁的去除 | 第66-68页 |
·温度对合成碳包覆Fe_3Si纳米颗粒材料的影响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高压反应釜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 第71-77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过程 | 第72-73页 |
·原料称取预混 | 第72页 |
·高压反应釜中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72-73页 |
·产物提纯 | 第73页 |
·结果讨论 | 第73-76页 |
·产物的形貌结构分析 | 第73-74页 |
·产物的组成成分分析 | 第74-75页 |
·反应釜中碳纳米管生成机理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7-89页 |
附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