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糠醛类化合物碳链的增长 | 第15-18页 |
2.1.1 以 5-羟甲基糠醛为原料制备烷烃燃料 | 第16-17页 |
2.1.2 以糠醛为原料制备烷烃燃料 | 第17-18页 |
2.2 糠醇化合物碳链的增长 | 第18-25页 |
2.2.1 糠醇缩合制备树脂 | 第19-21页 |
2.2.2 糠醇缩合反应制燃料前体 | 第21-25页 |
2.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主要章节内容 | 第25-27页 |
2.3.1 加氢、缩合反应的原料 | 第25页 |
2.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3.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页 |
2.3.4 主要章节内容 | 第26-27页 |
3 实验和测定方法 | 第27-37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28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3.2.1 糠醛催化加氢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3.2.2 糠醇缩合反应实验装置 | 第29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29-31页 |
3.3.1 糠醛加氢实验 | 第29-30页 |
3.3.2 糠醇的缩合实验 | 第30-31页 |
3.4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1-37页 |
3.4.1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 第31-32页 |
3.4.2 气相色谱分析 | 第32-35页 |
3.4.3 GC-MS/LC-MS/GPC/IR分析糠醇缩合产物 | 第35-37页 |
4 糠醇缩合反应和糠醇制备的研究 | 第37-89页 |
4.1 水体系中糠醇缩合反应现象及产物的表征 | 第37-47页 |
4.1.1 糠醇缩合反应现象 | 第37-41页 |
4.1.2 糠醇缩合产物的红外表征 | 第41-42页 |
4.1.3 糠醇缩合产物的气质联用谱图 | 第42-43页 |
4.1.4 糠醇缩合产物的液质联用谱图 | 第43页 |
4.1.5 糠醇缩合产物的凝胶液相色谱分析 | 第43-47页 |
4.2 水体系中糠醇单体缩合反应的研究 | 第47-59页 |
4.2.1 搅拌速率对糠醇转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温度对糠醇转化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3 硫酸浓度对糠醇转化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4 糠醇缩合反应单体反应级数的研究 | 第50-53页 |
4.2.5 糠醇缩合反应氢离子反应级数的研究 | 第53-55页 |
4.2.6 糠醇缩合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研究 | 第55-57页 |
4.2.7 水和四氢呋喃中糠醇反应速率的比较 | 第57-59页 |
4.3 水体系中糠醇缩合产物的分布规律 | 第59-77页 |
4.3.1 糠醇缩合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59-62页 |
4.3.2 产物B、C分布规律的动力学研究 | 第62-67页 |
4.3.3 产物中A、B、C分布的变化规律 | 第67-70页 |
4.3.4 产物中B摩尔选择性的变化规律 | 第70-72页 |
4.3.5 B中二、三、四五聚体相对摩尔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72-74页 |
4.3.6 二聚体中四种不同结构组分的变化规律 | 第74-77页 |
4.4 水体系中糠醇缩合反应的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77-82页 |
4.4.1 以Y为响应值时模型的建立与显著性检验 | 第78-80页 |
4.4.2 以Y为响应值时响应面分析 | 第80-82页 |
4.5 糠醇制备的研究 | 第82-87页 |
4.5.1 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的量对糠醛加氢的影响 | 第82-84页 |
4.5.2 不同反应时间对糠醛加氢的影响 | 第84-85页 |
4.5.3 不同浓度糠醛加氢结果的比较 | 第85-86页 |
4.5.4 不同溶剂体系对糠醛加氢的影响 | 第86-8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89-9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A 糠醛加氢气相色谱图 | 第96-97页 |
附录B 糠醇缩合产物气相色谱图 | 第97-98页 |
附录C 糠醇缩合产物质谱谱图 | 第98-105页 |
附录D 两个模型中糠醇缩合产物中B组分选择性的比较 | 第105-108页 |
个人简历与发表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