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

住区内外建成环境对老年人身体活动影响研究--以大连市南沙、凌水住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第11-13页
        1.2.1 住区相关概念第11页
        1.2.2 建成环境第11-12页
        1.2.3 身体活动第12-13页
        1.2.4 老年人第13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2 相关文献综述第18-22页
    2.1 国外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出行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2.1.1 中心区住区第18-19页
        2.1.2 边缘性住区第19页
        2.1.3 综合概述第19-20页
    2.2 国内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出行的研究综述第20-22页
        2.2.1 中心区住区第20-21页
        2.2.2 边缘性住区第21页
        2.2.3 综合概述第21-22页
3 研究方法、数据采集与案例描述第22-40页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第22页
    3.2 案例描述与样本分布第22-25页
    3.3 数据的采集与统计第25-40页
        3.3.1 老年人社会经济特征第25-26页
        3.3.2 老年人活动出行特征第26-35页
        3.3.3 两类住区老年人活动出行特征差异性第35-40页
4 建成环境对老年人购物活动出行的影响分析第40-59页
    4.1 南沙住区购物行为情境中的影响要素及影响效应分析第40-49页
        4.1.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与个体特征第40-44页
        4.1.2 街道网络-道路系统与公交路线第44-46页
        4.1.3 土地利用-多样性与街廓尺度第46-48页
        4.1.4 公共空间-场地质量与界面活力第48-49页
    4.2 凌水住区购物行为情境中的影响要素及影响效应分析第49-57页
        4.2.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与个体特征第50-51页
        4.2.2 街道网络-道路系统与公交路线第51-54页
        4.2.3 土地利用-多样性与街廓尺度第54-56页
        4.2.4 公共空间-场地质量与界面活力第56-57页
    4.3 研究讨论:建成环境的要素影响差异性解析第57-59页
        4.3.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与个体特征第57页
        4.3.2 街道网络-道路系统与公交路线第57-58页
        4.3.3 土地利用-多样性与街廓尺度第58页
        4.3.4 公共空间-场地质量与界面活力第58-59页
5 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休闲活动出行的影响分析第59-79页
    5.1 南沙住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休闲活动出行的影响分析第59-69页
        5.1.1 设施网点-环境质量和个体特征第59-62页
        5.1.2 街道网络-密集程度与拓扑形式第62-65页
        5.1.3 土地利用-布局模式与多样性第65-67页
        5.1.4 公共空间-空间开敞度与界面活力第67-69页
    5.2 凌水住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休闲活动出行的影响分析第69-76页
        5.2.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和个体特征第69-71页
        5.2.2 街道网络-密集程度与拓扑形式第71-73页
        5.2.3 土地利用-布局模式与多样性第73-75页
        5.2.4 公共空间-空间开敞度与界面活力第75-76页
    5.3 研究讨论:建成环境的要素影响差异性解析第76-79页
        5.3.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和个体特征第76-77页
        5.3.2 街道网络-密集程度与拓扑形式第77-78页
        5.3.3 土地利用-布局模式与多样性第78页
        5.3.4 公共空间-空间开敞度与界面活力第78-79页
6 建成环境对老年人锻炼活动出行的影响分析第79-95页
    6.1 南沙住区锻炼行为情境中的影响要素及影响效应分析第79-86页
        6.1.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与个体特征第79-81页
        6.1.2 街道网络-密集程度与拓扑形式第81-84页
        6.1.3 土地利用-布局模式与多样性第84-85页
        6.1.4 公共空间-空间视域与界面活力第85-86页
    6.2 凌水住区锻炼行为情境中的影响要素及影响效应分析第86-93页
        6.2.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与个体特征第87-88页
        6.2.2 街道网络-密集程度与拓扑形式第88-90页
        6.2.3 土地利用-布局模式与多样性第90-92页
        6.2.4 公共空间-空间视域与界面活力第92-93页
    6.3 研究讨论:建成环境的要素影响差异性解析第93-95页
        6.3.1 设施网点-空间分布与个体特征第93-94页
        6.3.2 街道网络-密集程度与拓扑形式第94页
        6.3.3 土地利用-布局模式与多样化第94-95页
        6.3.4 公共空间-空间视域与界面活力第95页
7 结语第95-103页
    7.1 主要结论第95-99页
        7.1.1 两类住区购物活动出行方面的差异性第96页
        7.1.2 两类住区休闲活动出行方面的差异性第96-97页
        7.1.3 两类住区锻炼活动出行方面的差异性第97-99页
    7.2 优化住区建成环境建议第99-102页
        7.2.1 设施网点层面的建议第99-100页
        7.2.2 街道网络层面的建议第100-101页
        7.2.3 土地使用层面的建议第101页
        7.2.4 公共空间层面的建议第101-102页
    7.3 创新与不足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附录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第107-110页
附录B 老年人日常活动出行调查问卷第110-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绿色建筑设计信息需求的数据标准化研究
下一篇:建设材料分类及供应商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