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歌谣、谚语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史记》歌谣、谚语概说 | 第12-32页 | 
| 第一节 歌谣、谚语界说 | 第12-15页 | 
| 一、歌谣的界定 | 第12-14页 | 
| 二、谚语的界定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史记》歌谣、谚语基本情况 | 第15-32页 | 
| 一、来源情况 | 第15-25页 | 
| (一)源于古代文献 | 第16-22页 | 
| (二)源于田野调查 | 第22-25页 | 
| 二、分布情况 | 第25-32页 | 
| (一)横向分布:在《史记》各体例中的分布 | 第25-29页 | 
| (二)纵向排列: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分布 | 第29-32页 | 
| 第二章 《史记》歌谣、谚语分类 | 第32-65页 | 
| 第一节 政治类 | 第32-48页 | 
| 一、君主政令 | 第33-36页 | 
| 二、官吏政行 | 第36-41页 | 
| 三、权力斗争 | 第41-48页 | 
| 第二节 经济类 | 第48-52页 | 
| 一、经济政策 | 第48-50页 | 
| 二、治生之术 | 第50-52页 | 
| 第三节 社会类 | 第52-61页 | 
| 一、人际关系 | 第52-59页 | 
| 二、鄙俗世情 | 第59-60页 | 
| 三、生活经验 | 第60-61页 | 
| 第四节 其他类 | 第61-65页 | 
| 第三章:《史记》歌谣、谚语的艺术特点 | 第65-71页 | 
| 第一节 传承的变异性 | 第65-66页 | 
| 第二节 深刻的哲理性 | 第66-68页 | 
| 第三节 比喻的形象性 | 第68-69页 | 
| 第四节 语言的通俗性 | 第69-71页 | 
| 第四章 《史记》援引歌谣、谚语的意义及影响 | 第71-81页 | 
| 第一节 文学意义 | 第71-75页 | 
| 一、阐明传记主题 | 第71-72页 | 
| 二、揭示人物性格 | 第72-74页 | 
| 三、塑造人物形象 | 第74-75页 | 
| 第二节 文学史意义 | 第75-78页 | 
| 一、保存大量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材料 | 第75-76页 | 
| 二、雅俗文学结合的成功尝试 | 第76-77页 | 
| 三、提供史传文学写作范式 | 第77-78页 | 
| 第三节 历史学意义 | 第78-81页 | 
| 结语 | 第81-83页 | 
| 附录 | 第8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 后记 | 第100-10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