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清江浦兴衰研究(1415-1949)--基于交通方式变迁视域的考察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8页
    一、选题价值第8-9页
    二、学术史回顾及研究现状第9-15页
    三、研究的主要对象及相关资料第15-16页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6-17页
    五、创新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7-18页
第一章 因河而兴:明清时期清江浦城市的形成与繁盛(1415—1824)第18-32页
    第一节 历史时期两淮地区的水运条件第18-22页
    第二节 漕粮河运与清江浦三大中心地位的形成第22-27页
        一、漕粮内河运输制度的确立第22-23页
        二、清江浦三大中心地位的形成第23-27页
    第三节 明清时期清江浦城市的繁盛第27-32页
        一、人口的流动与集聚第27-29页
        二、商业的发展与繁荣第29-30页
        三、城市政治地位的提高第30-32页
第二章 晚清全国交通格局的变化与清江浦的式微(1825—1911)第32-43页
    第一节 晚清航运及铁路事业的发展与漕运的衰落第32-39页
        一、河运日艰与海运的兴起第32-34页
        二、轮船运输业的发展与海运的兴盛第34-35页
        三、铁路的兴起与京都粮食市场的形成第35-39页
    第二节 晚清清江浦城市的式微第39-43页
        一、地位逐渐下降第39-40页
        二、商业日渐萧条第40-41页
        三、人口数量骤降第41-43页
第三章 民国区域交通格局的重建与清江浦的加速衰落(1912—1949)第43-57页
    第一节 区域交通格局的重建第43-52页
        一、津镇铁路的筹议与改线第43-45页
        二、陇海铁路东展南北线之争第45-49页
        三、区域交通格局重建过程中清江浦区位优势的丧失第49-52页
    第二节 清江浦的加速衰落第52-57页
        一、市场的转移与经济重心的变迁第53-55页
        二、清江浦衰落进程的加速第55-57页
结语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后记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俗通义》所见汉代淫祀问题研究
下一篇: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及其传承问题研究--关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莽格吐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