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自然人破产制度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自然人破产的概念 | 第12-14页 |
一、“自然人”的法律界定 | 第12-13页 |
二、自然人破产的定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自然人破产的法律特征 | 第14-16页 |
一、破产主体 | 第14页 |
二、破产原因 | 第14页 |
三、破产能力 | 第14-15页 |
四、破产财产 | 第15页 |
五、破产程序的具体制度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19页 |
一、自然人破产制度的起源 | 第16-17页 |
二、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7页 |
第一节 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 第19-23页 |
一、回归破产法本源的需要 | 第19-20页 |
二、贯彻法律公平正义原则的需要 | 第20-21页 |
三、完善民事执行程序的需要 | 第21-22页 |
四、适应我国当前消费结构的需要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 第23-27页 |
一、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就提供了经济基础 | 第24页 |
二、法治的日益完善提供了法律基础 | 第24-25页 |
三、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社会基础 | 第25-26页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拆除了藩篱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 | 第27-38页 |
第一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域外立法研析 | 第27-32页 |
一、破产能力的域外立法模式 | 第27页 |
二、破产原因的域外立法模式 | 第27-28页 |
三、自由财产制度的域外立法模式 | 第28-30页 |
四、破产免责制度的域外立法模式 | 第30-31页 |
五、破产失权与复权制度的域外立法模式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32-38页 |
一、破产能力 | 第32-33页 |
二、破产原因 | 第33-34页 |
三、自由财产 | 第34-35页 |
四、破产免责 | 第35-36页 |
五、破产失权与复权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自然人破产制度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 第38-42页 |
一、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 第38-39页 |
二、健全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 第39-40页 |
三、发展商业保险制度 | 第40页 |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