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3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2.1 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1.1 服务创新的概念演化与内涵 | 第15-17页 |
2.1.2 服务创新的类型划分 | 第17-18页 |
2.1.3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相关研究脉络 | 第18-19页 |
2.2 服务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2.1 服务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内涵 | 第19-21页 |
2.2.2 服务创新能力的维度划分 | 第21-23页 |
2.3 服务创新战略研究综述 | 第23-27页 |
2.3.1 服务创新战略的概念演化 | 第23-24页 |
2.3.2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内涵 | 第24-25页 |
2.3.3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分类研究 | 第25-27页 |
2.4 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2.5 环境动态性研究综述 | 第28-30页 |
2.5.1 环境动态性理论概述 | 第28-29页 |
2.5.2 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战略与环境动态性 | 第29-30页 |
3 模型构建与方法设计 | 第30-37页 |
3.1 模型构建 | 第30页 |
3.2 方法设计 | 第30-37页 |
3.2.1 研究方法选择 | 第30-31页 |
3.2.2 案例选择 | 第31-32页 |
3.2.3 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3.2.4 构念测度 | 第33-35页 |
3.2.5 数据分析 | 第35-37页 |
4 案例介绍与案例分析 | 第37-46页 |
4.1 案例介绍 | 第37页 |
4.2 案例分析 | 第37-44页 |
4.2.1 艰难起步阶段(1993-1999年) | 第38-40页 |
4.2.2 增长停滞阶段(2000-2004年) | 第40-41页 |
4.2.3 稳步上升阶段(2005-2010年) | 第41-43页 |
4.2.4 品牌经营阶段(2011-2015年) | 第43-44页 |
4.3 案例小结 | 第44-46页 |
5 案例讨论 | 第46-55页 |
5.1 服务创新能力动态演化与服务创新绩效 | 第46-51页 |
5.1.1 服务创新能力维度识别 | 第46-48页 |
5.1.2 服务创新能力动态演化与服务创新绩效 | 第48-51页 |
5.2 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战略与服务创新绩效 | 第51-55页 |
5.2.1 服务创新战略维度识别 | 第51-52页 |
5.2.2 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战略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梳理 | 第52-53页 |
5.2.3 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战略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第53-55页 |
6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第55-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局限 | 第56-5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A 案例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