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及工作基础 | 第13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2 研究工作基础 | 第13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旧居住小区改造发展现状与研究 | 第15-27页 |
2.1 国外旧居住小区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 第15-18页 |
2.1.1 国外旧居住小区改造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1.2 国外对旧住区建筑改造的绿色政策及案例 | 第16-18页 |
2.2 国内旧居住小区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 第18-23页 |
2.2.1 国内对旧住区建筑改造的的发展历程 | 第18页 |
2.2.2 国内对旧住区建筑改造相关政策 | 第18-21页 |
2.2.3 国内对旧住区建筑改造的案例 | 第21-22页 |
2.2.4 国内对旧住区建筑改造的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2.3 国内绿色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及总结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广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居住小区改造发展现状与研究 | 第27-44页 |
3.1 典型旧居住小区 | 第27-31页 |
3.1.1 东湖新村 | 第27-29页 |
3.1.2 五羊新村 | 第29-31页 |
3.2 调研分析 | 第31-33页 |
3.3 改造情况 | 第33-38页 |
3.3.1 室外环境改造 | 第33-35页 |
3.3.2 建筑外立面改造 | 第35-37页 |
3.3.3 公共设施改造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4页 |
第四章 广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居住小区室外环境改造绿色技术策略 | 第44-56页 |
4.1 交通环境 | 第44-48页 |
4.1.1 人车分流 | 第44-45页 |
4.1.2 停车位环境改造 | 第45-47页 |
4.1.3 步行环境 | 第47-48页 |
4.2 绿化环境 | 第48-50页 |
4.2.1 园林硬景设施 | 第48-49页 |
4.2.2 绿化植物种植 | 第49页 |
4.2.3 生态草沟 | 第49-50页 |
4.3 照明系统 | 第50-52页 |
4.3.1 庭院照明 | 第51页 |
4.3.2 建筑、道路照明 | 第51-52页 |
4.4 雨水利用 | 第52-54页 |
4.5 污水处理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广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居住小区建筑外围护改造绿色技术策略 | 第56-71页 |
5.1 外墙系统 | 第56-64页 |
5.1.1 内部构造做法 | 第57-58页 |
5.1.2 外墙饰面材质 | 第58-60页 |
5.1.3 外遮阳 | 第60-64页 |
5.2 外窗系统 | 第64-66页 |
5.3 屋顶系统 | 第66-69页 |
5.3.1 内部构造 | 第66-68页 |
5.3.2 太阳能利用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广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居住小区运营管理改造绿色技术策略 | 第71-80页 |
6.1 给排水管线管理 | 第71-73页 |
6.1.1 管线材质 | 第71-72页 |
6.1.2 雨污水管改造 | 第72-73页 |
6.2 设备房翻新维护 | 第73-74页 |
6.3 垃圾分类管理 | 第74-76页 |
6.4 安防弱电智能化 | 第76-78页 |
6.5 综合管线管理 | 第78-7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6页 |
7.1 广州20世纪80年代居住小区绿色改造的总结 | 第80-83页 |
7.1.1 改造原则总结 | 第80-81页 |
7.1.2 成本控制 | 第81页 |
7.1.3 改造策略总结 | 第81-83页 |
7.2 我国旧居住小区绿色改造的发展前景 | 第83-85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