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宜居城市·宜居街道:艾伦·B·雅各布斯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5-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9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9-21页
2 艾伦·B·雅各布斯城市设计理论的来源与形成第21-63页
    2.1 社会时代背景: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恶化第21-34页
        2.1.1 社会经济环境:尖锐的社会矛盾第21-25页
        2.1.2 社会思潮嬗变:从科学主义到人本主义第25-26页
        2.1.3 城市建设发展:传统区划法和联邦城市更新计划第26-34页
    2.2 城市理论发展:人本主义的复兴与溯源第34-56页
        2.2.1 美国城市发展简述:新世界的格网到田园遗梦的追逐第35-43页
        2.2.2 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的复兴与溯源第43-51页
        2.2.3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失落与回归第51-54页
        2.2.4“宜居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第54-56页
    2.3 个人经历:学术背景与职业生涯第56-61页
        2.3.1 成长经历第56-58页
        2.3.2 学术背景第58-60页
        2.3.3 职业生涯第60-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3 人本主义引导者: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第63-105页
    3.1 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主张第63-71页
        3.1.1 现代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第64-67页
        3.1.2 美好城市应当具备的品质第67-68页
        3.1.3 不可或缺的五项基本要素第68-71页
    3.2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核心思想第71-85页
        3.2.1 城市街道的重要地位第73-75页
        3.2.2 伟大街道的标准第75-76页
        3.2.3 街道与城市肌理第76-80页
        3.2.4 创造伟大的街道第80-85页
    3.3 林荫大道:美国城市街道的一剂良药第85-96页
        3.3.1 林荫大道的发展及其在美国的衰落第86-91页
        3.3.2 研究目的第91-92页
        3.3.3 研究方法第92-95页
        3.3.4 研究结论第95-96页
    3.4 城市干道:“灰色地带”的复兴与重建第96-103页
        3.4.1 城市干道的历史与发展第96-99页
        3.4.2 研究过程和内容第99-102页
        3.4.3 研究结论第102-103页
    3.5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4 人本主义设计师: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实践研究第105-135页
    4.1 街区—建筑尺度:克利夫兰住区项目(1954)第105-109页
        4.1.1 项目背景第105-106页
        4.1.2 方案设计第106-107页
        4.1.3 项目后续及评价第107-109页
    4.2 城市—街区尺度: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1968-1971)第109-126页
        4.2.1 编制背景第109-114页
        4.2.2 研究过程第114-117页
        4.2.3 主要内容第117-125页
        4.2.4 后续影响第125-126页
    4.3 街区—街道尺度:奥克塔维亚林荫大道改造项目(1998-2005)第126-133页
        4.3.1 项目背景第126-128页
        4.3.2 项目概况第128-131页
        4.3.3 项目影响第131-132页
        4.3.4 项目评价第132-133页
    4.4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5 人本主义教育家: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第135-145页
    5.1 2006:城市规划的现状与城市规划教育第135-137页
    5.2 观察的力量:数据之外的研究方法第137-144页
        5.2.1 人性维度的回归:观察的力量第137-139页
        5.2.2 观察的方法与线索第139-142页
        5.2.3 关于“观察”的几点建议第142-144页
    5.3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6 艾伦·B·雅各布斯核心城市设计思想的总结与评析第145-178页
    6.1 艾伦·B·雅各布斯的核心城市设计思想第145-156页
        6.1.1 强调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第146-150页
        6.1.2 重视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第150-152页
        6.1.3 提倡要素复合性与多样性第152-154页
        6.1.4 鼓励城市观察与步行体验第154-156页
    6.2 艾伦·B·雅各布斯在当代城市设计思想谱系中的位置第156-170页
        6.2.1 当代西方城市设计思想体系简析第156-159页
        6.2.2 伯克利的“城市环境研究”溯源第159-164页
        6.2.3 艾伦·B·雅各布斯的定位第164-170页
    6.3 艾伦·B·雅各布斯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和影响第170-175页
        6.3.1 促进城市设计学科建立发展第170-172页
        6.3.2 传承人本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第172-173页
        6.3.3 奠定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基础第173-175页
    6.4 本章小结第175-178页
7 结语:回归以人为本的街道第178-180页
致谢第180-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90页
附录第190-204页
    A 《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选译第190-199页
    B 《复合型林荫大道设计导则》选译第199-203页
    C 艾伦·B·雅各布斯大事简表第203-204页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在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研究
下一篇:从乌鲁木齐钻石城实践探讨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