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皮肤肿瘤论文

低场强高频纳秒脉冲电场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人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第10-11页
        1.1.2 脉冲电场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1.3 微秒脉冲电场可逆电穿孔疗法第11-12页
        1.1.4 纳秒脉冲电场可逆电穿孔疗法第12-13页
    1.2 本文关心的问题第13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3-14页
        1.3.1 本文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3-14页
2 纳秒脉冲电场发生装置第14-18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纳秒脉冲电场发生装置第14-15页
    2.3 纳秒脉冲发生器工作原理第15-16页
    2.4 脉冲参数第16-17页
    2.5 分析讨论第17页
    2.6 小结第17-18页
3 纳秒脉冲电场热效应评估第18-23页
    3.1 引言第18页
    3.2 实验材料第18页
        3.2.1 实验仪器及耗材第18页
        3.2.2 主要试剂配置第18页
    3.3 实验方法第18-19页
    3.4 实验结果第19-21页
        3.4.1 STM脉冲缓冲液电阻测定第19页
        3.4.2 纳秒脉冲电场热效应评估第19-20页
        3.4.3 脉冲参数设计第20-21页
    3.5 分析讨论第21-22页
    3.6 小结第22-23页
4 纳秒脉冲电场对A37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第23-49页
    4.1 引言第23页
    4.2 实验材料第23-26页
        4.2.1 实验细胞第23页
        4.2.2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23-24页
        4.2.3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24-25页
        4.2.4 主要溶液试剂的配制第25-26页
    4.3 实验方法第26-32页
        4.3.1 细胞培养第26页
        4.3.2 纳秒脉冲电场处理A375细胞第26页
        4.3.3 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第26-27页
        4.3.4 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第27-28页
        4.3.5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第28-29页
        4.3.6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第29-30页
        4.3.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第30-32页
    4.4 实验结果第32-45页
        4.4.1 细胞形态学观察第32页
        4.4.2 纳秒脉冲电场对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第32-38页
        4.4.3 纳秒脉冲电场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第38-39页
        4.4.4 纳秒脉冲电场对A37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第39-40页
        4.4.5 纳秒脉冲电场对A37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第40-41页
        4.4.6 纳秒脉冲电场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第41-42页
        4.4.7 纳秒脉冲电场联合抗肿瘤药物对A375细胞的协同作用第42-45页
    4.5 分析讨论第45-48页
    4.6 小结第48-49页
5 纳秒脉冲电场对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第49-55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实验材料第49-50页
        5.2.1 实验细胞与动实验物第49页
        5.2.2 实验仪器及耗材第49页
        5.2.3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49页
        5.2.4 主要溶液试剂的配制第49-50页
    5.3 实验方法第50-51页
        5.3.1 细胞培养第50页
        5.3.2 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第50页
        5.3.3 纳秒脉冲电场处理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第50-51页
        5.3.4 肿瘤体积评估第51页
    5.4 实验结果第51-53页
        5.4.1 纳秒脉冲电场对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的影响第51-52页
        5.4.2 纳秒脉冲电场处理人黑色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温度升情况第52-53页
    5.5 分析讨论第53-54页
    5.6 小结第54-55页
6 实验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6.1 主要实验结论第55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频微秒电脉冲用于肿瘤消融的研究
下一篇:ZER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