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3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TRNSYS 软件模拟原理及模块介绍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TRNSYS 软件介绍 | 第17-18页 |
2.2.1 TRNSYS 软件开发背景 | 第17-18页 |
2.2.2 TRNSYS 功能简介 | 第18页 |
2.3 建筑物模块——Type 56 | 第18-22页 |
2.3.1 分区热平衡公式 | 第19页 |
2.3.2 围护结构简化模型 | 第19-21页 |
2.3.3 冷风渗透及通风方程 | 第21-22页 |
2.4 地埋管换热器模块—Type 557a | 第22-25页 |
2.4.1 总体换热 | 第22页 |
2.4.2 载热流体的热平衡 | 第22-23页 |
2.4.3 局部换热 | 第23-25页 |
2.4.4 温度的叠加 | 第25页 |
2.5 土壤源热泵模块—Type 927 | 第25-26页 |
2.6 风机盘管—Type 600 | 第26-28页 |
2.7 其他模块简介 | 第28-29页 |
2.8 TRNSYS 软件系统流程图 | 第29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温室土壤源热泵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30-49页 |
3.1 种植作物生长的温度确定 | 第30-31页 |
3.2 温室几何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3 温室负荷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32-42页 |
3.3.1 温室围护结构的定性分析 | 第32-36页 |
3.3.2 温室遮阳措施对夏季能耗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3.3.3 通风换气对夏季能耗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3.3.4 内保温幕对冬季能耗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3.4 土壤参数的确定 | 第42-43页 |
3.4.1 土壤热源的特点 | 第42页 |
3.4.2 土壤初始温度的确定 | 第42-43页 |
3.4.3 土壤导热系数 | 第43页 |
3.5 地埋管换热器参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3.6 土壤源热泵模拟系统原理及运行模式 | 第44-46页 |
3.6.1 系统运行原理 | 第44页 |
3.6.2 系统运行模式 | 第44-46页 |
3.7 模拟系统参数及(GSHP)系统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3.7.1 模拟系统参数 | 第46-47页 |
3.7.2 (GSHP)系统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系统常年运行特性分析 | 第49-58页 |
4.1 系统模拟条件 | 第49页 |
4.2 供冷期系统特性分析 | 第49-52页 |
4.2.1 地埋管进出口温度变化分析 | 第49-50页 |
4.2.2 温室室内温度变化情况 | 第50-51页 |
4.2.3 供冷期蓄热量变化 | 第51-52页 |
4.3 一年供暖期系统特性分析 | 第52-54页 |
4.3.1 地埋管进出口温度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4.3.2 温室室内温度变化情况 | 第53页 |
4.3.3 供暖期间热泵 COP 变化 | 第53-54页 |
4.4 一年土壤平均温度特性分析 | 第54-55页 |
4.5 多年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4.5.1 多年热泵运行 COP 变化 | 第55-56页 |
4.5.2 多年土壤平均温度变化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GSHP 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58-63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普通土壤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 第58页 |
5.3 普通土壤源热泵模拟原理图 | 第58-59页 |
5.4 经济学原理 | 第59-60页 |
5.4.1 费用指数 | 第59-60页 |
5.4.2 投资回收指数 | 第60页 |
5.4.3 总费用方程 | 第60页 |
5.5 系统初投资 | 第60-61页 |
5.6 系统运行费用 | 第61-6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