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旋流煤粉燃烧器的介绍 | 第9-12页 |
1.2.1 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类型 | 第9-10页 |
1.2.2 常见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 第10-12页 |
1.3 旋流燃烧器燃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数值计算模型介绍 | 第16-25页 |
2.1 气相湍流模型 | 第16-17页 |
2.2 气固两项湍流模型 | 第17-19页 |
2.3 辐射换热模型 | 第19-20页 |
2.4 煤粉热解燃烧模型 | 第20-22页 |
2.4.1 挥发份析出模型 | 第20-21页 |
2.4.2 挥发份的燃烧模型 | 第21-22页 |
2.4.3 焦炭燃烧模型 | 第22页 |
2.5 氮氧化物生成模型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气固两相数值模拟计算 | 第25-35页 |
3.1 模拟介绍 | 第25-29页 |
3.1.1 原型结构 | 第25-26页 |
3.1.2 网格划分及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26-28页 |
3.1.3 工况介绍 | 第28-29页 |
3.2 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4页 |
3.2.1 燃烧器出口速度矢量图分析 | 第29页 |
3.2.2 气相轴向速度分布分析 | 第29-30页 |
3.2.3 气相径向速度分布分析 | 第30-31页 |
3.2.4 气相切向速度分布分析 | 第31页 |
3.2.5 颗粒运动轨迹特性 | 第31-32页 |
3.2.6 不同煤粉浓缩率的燃烧器出口颗粒相对浓度分析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燃烧特性数值模拟计算 | 第35-63页 |
4.1 模拟介绍 | 第35-40页 |
4.1.1 数值模拟原型介绍 | 第35-36页 |
4.1.2 网格划分及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36-37页 |
4.1.3 工况介绍 | 第37-40页 |
4.2 计算工况与实验工况结果对比 | 第40-43页 |
4.3 不同煤粉浓缩率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43-49页 |
4.3.1 炉内温度分布 | 第43-45页 |
4.3.2 炉内氧量分布 | 第45-47页 |
4.3.3 炉内 NO 浓度分布 | 第47-49页 |
4.4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49-55页 |
4.4.1 炉内速度场分布 | 第49-50页 |
4.4.2 炉内温度分布 | 第50-52页 |
4.4.3 炉内氧量分布 | 第52-53页 |
4.4.4 炉内 NO 分布 | 第53-55页 |
4.5 不同内外二次风比例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55-62页 |
4.5.1 炉内速度场分布 | 第55-56页 |
4.5.2 炉内温度分布 | 第56-58页 |
4.5.3 炉内氧量分布 | 第58-60页 |
4.5.4 炉内 NO 分布 | 第60-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