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新形势下北京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第17-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页
        1.3.2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第18-27页
    2.1 社会组织及科技社团的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2 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第19页
        2.1.3 科技社团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2.2 社会组织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2.2.1 治理理论第20-21页
        2.2.2 公共物品理论第21页
        2.2.3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1页
    2.3 科技社团治理模式发展概述第21-27页
        2.3.1 从管理科技社团到科技社团治理的三个时期第21-25页
        2.3.2 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3章 新形势下北京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的现状分析第27-39页
    3.1 北京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现状第27-34页
        3.1.1 外部治理环境情况第27-30页
        3.1.2 内部结构治理情况——以北京市科协联系的科技社团为例第30-34页
    3.2 北京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第34-39页
        3.2.1 外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35页
        3.2.2 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39页
第4章 国内外及香港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比较研究第39-48页
    4.1 美国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第39-41页
        4.1.1 美国科技社团外部治理环境情况第39页
        4.1.2 美国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情况—— 以美国科学促进会为例第39-41页
    4.2 香港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第41-43页
        4.2.1 香港科技社团外部治理环境情况第41-42页
        4.2.2 香港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情况——以香港工程师学会为例第42-43页
    4.3 广东省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第43-46页
        4.3.1 广东省科技社团外部治理环境情况第43-44页
        4.3.2 广东省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情况——以中山市环科会为例第44-46页
    4.4 国内外及香港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的若干启示第46-48页
        4.4.1 国内外及香港地区科技社团在外部治理环境方面的启示第46页
        4.4.2 国内外及香港地区科技社团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启示第46-48页
第5章 新形势下北京地区科技社团治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第48-53页
    5.1 “枢纽型”社会组织需要进一步转型第48-49页
    5.2 对科技社团给与差别化的财税政策第49-50页
    5.3 推进决策机构民主选举进程第50页
    5.4 建立与现代科技社团相匹配的职业秘书处团队第50-51页
    5.5 提高科技社团的“造血”能力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 北京市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结构状况调查问卷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背景下科技社团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社会冲突视角下河北A市基层信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