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综述 | 第11-17页 |
1 中医学思维的研究近况 | 第11-13页 |
·思维的概念 | 第11页 |
·中医学思维 | 第11-13页 |
2 中医学经方医学思维研究近况 | 第13-15页 |
·经方医学的概念 | 第13页 |
·国内经方医学思维的研究近况 | 第13-15页 |
·国际方面对经方思维的研究 | 第15页 |
3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4 总结 | 第16-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1 本文研究对象 | 第17页 |
·医学思维 | 第17页 |
·经方医家胡希恕 | 第17页 |
2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诠义 | 第17-18页 |
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的形成 | 第19-34页 |
1 胡希恕所处历史背景的培育 | 第19-21页 |
·医学科学的发展 | 第19-20页 |
·行业政策的变动 | 第20-21页 |
2 人物事件对胡希恕的影响塑造 | 第21-24页 |
·亲炙恩师 | 第21-22页 |
·私淑进步 | 第22页 |
·学术同仁 | 第22-23页 |
·思想传承 | 第23-24页 |
3 胡希恕生平及学术思想成长 | 第24-34页 |
·胡希恕的生平历程 | 第24-26页 |
·原则性思想观念形成 | 第26-34页 |
胡希恕经方医学临床思维过程 | 第34-65页 |
1 诊断认病 | 第34-39页 |
·透过西医学对经典的解读 | 第34-36页 |
·结合诊断的方剂定式 | 第36-38页 |
·诊断认病的作用和意义 | 第38-39页 |
2 辨证分析 | 第39-45页 |
·胡希恕的六经八纲观 | 第39-43页 |
·胡希恕的六经八纲特色 | 第43-44页 |
·辨证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 第44-45页 |
3 类方择选 | 第45-58页 |
·方证辨证——丰富方的内涵 | 第45-46页 |
·三种类方类型 | 第46-50页 |
·模式的形成和识别 | 第50-57页 |
·类方择选的作用和意义 | 第57-58页 |
4 三种思维角度之间联系 | 第58-60页 |
5 胡希恕临床思维过程实例分析 | 第60-65页 |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方法 | 第65-79页 |
1 据形格物 | 第65-67页 |
·具有物质载体的疾病定位定性 | 第65页 |
·以食水淤血等为治疗目标的物质性病理因素 | 第65-66页 |
·以药物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 第66页 |
·对津液的认识 | 第66-67页 |
2 取象比类 | 第67-72页 |
·正邪交争取象 | 第67-71页 |
·六经八纲类法和经方类方 | 第71-72页 |
3 逻辑推导 | 第72-75页 |
·中医的逻辑思维 | 第72-73页 |
·病和方的概念和范畴 | 第73-74页 |
·辨证施治模式 | 第74-75页 |
4 内因辩证 | 第75-79页 |
·症状反应 | 第75-76页 |
·自身中毒 | 第76页 |
·执二用中 | 第76-79页 |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特点 | 第79-85页 |
1 角度各异,名实统一, | 第79-80页 |
2 以简驭繁,三位一体 | 第80-81页 |
3 因发知受,“病”“人”合证 | 第81-82页 |
4 顺势利导,以人为本 | 第82-85页 |
讨论 | 第85-97页 |
1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评价 | 第85-87页 |
2 通过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对中医学的展望 | 第87-97页 |
·经方医学的思维 | 第87页 |
·胡希恕经方医学思维与中医学未来的结合点 | 第87-91页 |
·医学科学发展有赖于思维科学的介入 | 第91-97页 |
附件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简历 | 第103-105页 |
引用文献 | 第105-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