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方元的提出着眼于组方法则 | 第9-23页 |
| 一、基于不同理论的药物组合概念 | 第9-15页 |
| 1 基于配伍理论的药对 | 第9-13页 |
| 2 基于药证理论的方根 | 第13-14页 |
| 3 与证候要素相对的方剂要素 | 第14-15页 |
| 二、药对的内涵模糊外延不断扩大 | 第15-19页 |
| 三、经方组方变化的研究重在方元 | 第19-21页 |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上篇 经方药物组合的数据挖掘 | 第23-44页 |
| 一、建立经方数据库 | 第23-34页 |
| 1 资料收集 | 第23页 |
| 2 药方取舍 | 第23-32页 |
| 3 经方数据库建设 | 第32-34页 |
| 二、药物组合分析与筛选 | 第34-43页 |
| 1 重复药物组合统计 | 第34页 |
| 2 单味药使用频次与其构成组合数量之间的关系 | 第34-36页 |
| 3 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与其构成药味使用频次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 4 经方中包含药物组合数量与经方大小的关系 | 第37-38页 |
| 5 组合出现频次与其用药比例 | 第38页 |
| 6 重复药物组合综合可信度 | 第38-43页 |
| 三、小结 | 第43-44页 |
| 下篇 方元与组方法则的研究 | 第44-74页 |
| 一、方元是连接药物与复方的桥梁 | 第44-45页 |
| 二、以单味药为纲梳理方元 | 第45-71页 |
| 1 桂枝 | 第45-60页 |
| 2 半夏 | 第60-61页 |
| 3 芍药 | 第61-62页 |
| 4 干姜 | 第62-63页 |
| 5 白术 | 第63页 |
| 6 黄芩 | 第63-64页 |
| 7 附子 | 第64页 |
| 8 大黄 | 第64-68页 |
| 9 麻黄 | 第68-70页 |
| 10 当归 | 第70页 |
| 11 石膏 | 第70页 |
| 12 柴胡 | 第70-71页 |
| 三、方元组方的特点与法则 | 第71-72页 |
| 四、小结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表1 单个药物构成的重复药物组合 | 第79-82页 |
| 附表2 重复组合出现的经方列表 | 第82-94页 |
| 附表3 单味药在经方中的重复组合(部分) | 第94-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