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富硅镁冶金镍渣及其综合利用 | 第11-19页 |
1.1.1 富硅镁冶金镍渣概述 | 第11页 |
1.1.2 富硅镁冶金镍渣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1-19页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2.2 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原材料与研究路线 | 第22-40页 |
2.1 原材料及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 第22-31页 |
2.1.1 硅酸盐水泥熟料 | 第22页 |
2.1.2 镍渣 | 第22-29页 |
2.1.3 粉煤灰 | 第29页 |
2.1.4 矿粉 | 第29-30页 |
2.1.5 超细硅灰 | 第30页 |
2.1.6 石膏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31-38页 |
2.2.1 不同球磨机探究镍渣易碎性、易磨性研究的实验方案 | 第31页 |
2.2.2 不同细度和掺量镍渣用作为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水化特性影响的实验方案 | 第31-32页 |
2.2.3 掺量和养护制度对风冷镍渣、水淬镍渣膨胀特性影响的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2.2.4 镍渣和超细硅灰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性能影响的实验方案 | 第33-34页 |
2.2.5 镍渣-粉煤灰-矿粉配伍技术对水泥水化性能影响的实验方案 | 第34页 |
2.2.6 风冷镍渣、水淬镍渣用作为水泥混合材相关物化性能测试 | 第34-38页 |
2.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38-39页 |
2.4 实验流程图 | 第39-40页 |
3 冷却方式对富镁冶金镍渣易碎性及易磨性的影响 | 第40-51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3.2.1 原料与微观分析 | 第40-41页 |
3.2.2 冷却方式对镍渣易碎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3 冷却方式对镍渣易磨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3.2.4 冷却方式对镍渣Bond球磨功参数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5 微观分析 | 第47-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富硅镁镍渣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 | 第51-73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2-71页 |
4.2.1 原料基本性质 | 第52-53页 |
4.2.2 镍渣细度和掺量对水泥颗粒密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3 镍渣细度和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4 镍渣细度和掺量对硬化水泥砂浆致密度,孔隙率和含水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4.2.5 镍渣细度和掺量对硬化水泥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4.2.6 镍渣细度和掺量对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安定性影响 | 第60-61页 |
4.2.7 镍渣细度对水泥孔结构的影响 | 第61-64页 |
4.2.8 SEM和SEM-BEI分析 | 第64页 |
4.2.9 镍渣细度对硬化水泥浆体体积膨胀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10 镍渣掺量对硬化水泥浆体体积膨胀的影响 | 第66-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镍渣和超细硅灰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 第73-79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5.2.1 镍渣和超细硅灰掺量对硬化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5.2.2 镍渣和超细硅灰掺量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74-75页 |
5.2.3 镍渣和超细硅灰掺量对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 | 第75-76页 |
5.2.4 镍渣和超细硅灰掺量对硬化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76-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镍渣-粉煤灰-矿粉配伍对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 | 第79-86页 |
6.1 引言 | 第79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79-85页 |
6.2.1 配伍的基本原理与三种物料粒度分析 | 第79-81页 |
6.2.2 镍渣-粉煤灰二元配伍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81-82页 |
6.2.3 镍渣-矿粉二元配伍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82-84页 |
6.2.4 镍渣-粉煤灰-矿粉三元配伍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84-8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86-88页 |
7.1 结论 | 第86-87页 |
7.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