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儿科学论文--小儿内科学论文--小儿传染病论文

肠道病毒71型(EV71)ICR乳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手足口病第13-15页
        1.1.1 手足口病简介第13页
        1.1.2 手足口病病原学第13页
        1.1.3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概述第13-14页
        1.1.4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第14页
        1.1.5 手足口病诊断和治疗第14-15页
    1.2 肠道病毒71型第15-20页
        1.2.1 病毒颗粒结构第15-16页
        1.2.2 基因组结构第16页
        1.2.3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复制第16-17页
        1.2.4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第17-19页
        1.2.5 肠道病毒71型实验室诊断第19页
        1.2.6 肠道病毒71型疫苗第19-20页
    1.3 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1 非人灵长类模型第20-21页
        1.3.2 小鼠模型第21页
        1.3.3 转基因小鼠模型第21-22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第22-23页
        1.4.1 研究目的第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页
        1.4.3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研究第23-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 细胞和病毒株第23页
        2.1.2 实验动物第23页
        2.1.3 主要实验仪器第23页
        2.1.4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5 常用溶液配置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4页
        2.2.1 细胞培养第25页
        2.2.2 EV71传代第25页
        2.2.3 EV71滴度(TCID50)检测第25-26页
        2.2.4 EV71基因组RNA的提取第26页
        2.2.5 EV71基因组反转录第26-27页
        2.2.6 EV71基因组PCR扩增第27-28页
        2.2.7 EV71进化分析第28-29页
        2.2.8 动物感染模型建立第29-30页
        2.2.9 乳鼠组织器官的采集与处理第30页
        2.2.10 病毒RNA提取(Trizol法)第30-31页
        2.2.11 感染动物器官的病理检测第31页
        2.2.12 感染动物器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第31页
        2.2.13 感染动物器官Western blot检测第31-33页
        2.2.14 数据处理第33-34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49页
    3.1 EV71病毒体外培养结果第34-35页
        3.1.1 接种RD细胞观察结果第34页
        3.1.2 EV71体外培养扩增结果第34-35页
    3.2 病毒滴度以及序列测定第35-37页
        3.2.1 分离EV71病毒滴度测定结果第35页
        3.2.2 测序及基因分型结果第35-37页
    3.3 EV71感染ICR乳鼠模型的建立及病理特征第37-46页
        3.3.1 病毒感染ICR乳鼠模型的确定第37-39页
        3.3.2 肠道病毒71型感染ICR乳鼠的表现第39-40页
        3.3.3 肠道病毒71型感染ICR乳鼠组织病毒RNA检测第40-41页
        3.3.4 肠道病毒71型感染ICR乳鼠组织病理学改变第41-43页
        3.3.5 肠道病毒71型感染ICR乳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第43-45页
        3.3.6 肠道病毒71型感染ICR乳鼠Western blot分析第45-46页
    3.4 讨论第46-49页
第四章 主要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1页
英文缩写索引第61-62页
致谢第62-6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免疫复合物/滑膜组织抗原的质谱鉴定、差异蛋白分析与瓜氨酸修饰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构建CT显影与肠溶靶向双功能微胶囊用于口服益生菌递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