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东乡野生稻内生放线菌FORO54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32页
    1.1 放线菌概述第10页
    1.2 植物内生菌第10-12页
        1.2.1 植物内生菌研究简要历程第10-11页
        1.2.2 植物内生菌定义第11-12页
    1.3 小单孢菌的研究概况第12-29页
        1.3.1 小单孢菌的主要特性第12-13页
        1.3.2 小单孢菌在分类单元中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3页
        1.3.3 小单孢菌产生的活性物质第13-29页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放线菌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9-30页
    1.5 东乡野生稻及其内生菌研究概况第30页
        1.5.1 东乡野生稻第30页
        1.5.2 东乡野生稻内生微生物研究现状第30页
    1.6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0-32页
        1.6.1 研究意义第30-31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31-32页
第2章 内生放线菌FORO54的多相分类第32-44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材料第32-35页
        2.2.1 实验菌株第32页
        2.2.2 培养基第32-33页
        2.2.3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2.4 实验试剂第34-35页
    2.3 实验方法第35-38页
        2.3.1 放线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5页
        2.3.2 放线菌 16S rRNA基因序列 的PCR扩增第35-36页
        2.3.3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6页
        2.3.4 形态学特征第36页
        2.3.5 培养特征第36-37页
        2.3.6 生理生化鉴定第37-38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2.4.1 菌株FORO54的 16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第38-40页
        2.4.2 菌株FORO54的形态第40页
        2.4.3 菌株FORO54和M. rosaria DSM 803T的培养特征第40-41页
        2.4.4 菌株FORO54和M. rosaria DSM 803T的生理生化特征第41-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小单孢菌FORO54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第44-53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3.2.1 菌株及来源第44页
        3.2.2 培养基及试剂第44页
        3.2.3 菌株培养及基因组DNA提取第44-45页
        3.2.4 基因组测序、组装及基因组注释第45页
        3.2.5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第4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3.3.1 小单孢菌FORO54基因组组装及序列基本特征比较分析第45-46页
        3.3.2 小单孢菌FORO54蛋白质COG聚类分析第46-48页
        3.3.3 小单孢菌FORO54蛋白质GO聚类分析第48-49页
        3.3.4 小单孢菌FORO54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3.4.1 小单孢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第51页
        3.4.2 小单孢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第51-53页
第4章 菌株FORO54的发酵液活性测试第53-63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实验材料第53-54页
        4.2.1 供试菌株第53页
        4.2.2 培养基第53-54页
        4.2.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4页
    4.3 实验方法第54-56页
        4.3.1 菌株FORO54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初步测定第54-55页
        4.3.2 菌株FORO54发酵液的理化稳定性第55-56页
        4.3.3 菌株FORO54发酵液的预处理第56页
        4.3.4 菌株FORO54活性浸膏的生物自显影实验第56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61页
        4.4.1 菌株FORO54发酵液抑细菌活性第56-57页
        4.4.2 菌株FORO54的发酵液的抑真菌活性第57-58页
        4.4.3 菌株FORO54发酵液的理化稳定性第58-60页
        4.4.4 菌株 FORO54 发酵液的分部萃取第60-61页
        4.4.5 菌株FORO54浸膏的生物自显影实验第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恒、变温条件下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敏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重组人促卵泡生长素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