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壁画论文

辽代墓室人物壁画主题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9页
    一、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确立第11-12页
        (一)问题的缘起第11页
        (二)选题的确立第11-12页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12-31页
        (一)研究对象第12-27页
        (二)研究方法第27-30页
        (三)论文结构第30-31页
    三、研究现状第31-36页
    四、论文研究的的创新点第36-37页
        (一)辽代墓室人物壁画主题脉络的梳理第36页
        (二)完善和构建了辽代美术发展的新格局第36-37页
    五、主要概念界定及解释第37-39页
第二章 辽代墓室人物壁画主题的缘起第39-56页
    一、辽代二元体系的文化特征生成与影响第39-55页
        (一)辽代二元体系的文化特征生成第39-52页
        (二)多元文化对主题内容的影响第52-55页
    二、辽代二元体系中人物壁画主题的两种类型第55页
        (一)契丹主题第55页
        (二)汉人主题第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辽代墓室人物壁画主题的分期与演变第56-79页
    一、单一的早期主题——“唐风”的流行与表现第57-65页
        (一)模仿前朝美术的主题第57-60页
        (二)局限的门吏侍从类主题第60-64页
        (三)偶有出现的人马主题第64-65页
    二、开放的中期主题——中原文化的浸润与引导第65-71页
        (一)写实肖像主题的萌芽第65-67页
        (二)鞍马出行类主题的涌现第67-69页
        (三)宗教类主题的出现第69-71页
    三、丰富的晚期主题——封建制度的完善与推动第71-78页
        (一)不断增多的生活主题第71-72页
        (二)宏大的出行归来主题第72-74页
        (三)多样的文体娱乐主题第74-76页
        (四)憨态可掬的儿童主题第76-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辽代墓室人物壁画主题的分类及特点第79-121页
    一、恭敬顺从的门吏侍臣主题第79-95页
        (一)门吏类及其特点第79-89页
        (二)侍臣类及其特点第89-95页
    二、人数众多的出行归来主题第95-105页
        (一)出行类及其特点第96-102页
        (二)归来类及其特点第102-105页
    三、汉族生活的饮食起居主题第105-114页
        (一)饮食类及其特点第105-113页
        (二)起居类及其特点第113-114页
    四、草原文化的放牧狩猎主题第114-117页
        (一)放牧类及其特点第114-116页
        (二)狩猎类及其特点第116-117页
    五、取法中原的文体娱乐主题第117-119页
        (一)文体类及其特点第118页
        (二)散乐类及其特点第118-119页
    小结第119-121页
第五章 辽代墓室人物壁画主题的功用第121-124页
    一、强调对辽代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第121-122页
    二、完善了多民族美术史的建构第122页
    三、塑造了辽代社会的审美认识第122-123页
    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附录一 人物壁画数据梳理第131-140页
附录二 主题演变分析框架第140-141页
附录三 主题演变分析图表第141-146页
附录四 图书中人物壁画资料整理第146-174页
附录五 博物馆中人物壁画资料整理第174-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6-187页
致谢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
下一篇:匾额书法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