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细胞遗传学论文--染色体理论(染色体遗传学)论文

核小体序列的进化及核小体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缩略语表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6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研究背景第17-25页
        1.2.1 核小体绘图简史第17-19页
        1.2.2 基因组上的核小体分布第19-20页
        1.2.3 基因周围的核小体分布第20页
        1.2.4 NFR的结构与功能第20-21页
        1.2.5 核小体与转录起始位点第21-22页
        1.2.6 核小体定位的序列因素第22-23页
        1.2.7 序列分析算法第23页
        1.2.8 序列的k-mer第23-25页
    1.3 论文结构第25-26页
第二章 数据集与研究方法第26-31页
    2.1 数据集第26页
    2.2 序列的k-mer及k-mer特征参数第26-28页
        2.2.1 序列k-mer的定义第26-27页
        2.2.2 序列8-mer的相对模体数第27页
        2.2.3 序列8-mer中m-mer的相对频次第27页
        2.2.4 序列模体使用的特征参数第27-28页
    2.3 新对称相对熵第28-29页
    2.4 二阶信息冗余第29页
    2.5 高斯函数拟合第29-30页
    2.6 基因表达水平理论值第30-31页
第三章 核小体序列使用的进化分析第31-46页
    3.1 不同物种核小体定位序列的NSRE分布第31-35页
        3.1.1 基于不同k-mer概率的NSRE分布第31-35页
        3.1.2 核小体反向互补序列的NSRE分布第35页
    3.2 核小体序列NSRE分布特征的决定因素第35-41页
        3.2.1 核小体序列的碱基组成分析第35-37页
        3.2.2 核小体序列NSRE分布峰的决定因素第37-40页
        3.2.3 核小体中心区域碱基偏好的保守性第40-41页
    3.3 不同物种核小体定位序列的模体使用特征参数分析第41-46页
        3.3.1 基因组8-mer频谱3峰独立进化的研究背景第42-43页
        3.3.2 三个物种8-mer使用背景第43-44页
        3.3.3 基于不同CG含量信息的核小体序列特征参数分析第44-46页
第四章 核小在酵母基因TSS两侧的分布第46-62页
    4.1 核小体间隔距离分析第46-47页
    4.2 核小体在TSS/TTS周围的分布第47-51页
    4.3 核小体在NFR周围的分布第51-53页
    4.4 核小体间隔区域的序列特征第53-56页
    4.5 核小体分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第56-62页
第五章 基于核小体序列的转录调控分析第62-86页
    5.1 裂殖酵母及果蝇TSS周围的核小体分布第62-63页
    5.2 TSS两翼核小体序列新对称相对熵分析第63-68页
    5.3 不同碱基信息对±1核小体序列熵值的影响第68页
    5.4 TSS两翼核小体序列模体使用特征参数分析第68-74页
    5.5 酿酒酵母核小体滑动机制分析第74-86页
        5.5.1 酿酒酵母核两类核小体调控机制第74-75页
        5.5.2 酿酒酵母核两类核小体调控机制的序列分析第75-78页
        5.5.3 序列模体使用特征参数分析两类±核小体第78-82页
        5.5.4 不同长度NFR基因的序列势能第82-84页
        5.5.5 不同表达水平基因的序列势能第84-8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2页
附录第102-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0与宿主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下一篇:两类DSGE模型的结构计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