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回采工作面支护论文

液压支架蕾形复合密封圈接触应力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14-32页
    1.1 课题背景第14-15页
    1.2 问题提出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7页
        1.3.1 国外的研究文献第16-20页
        1.3.2 国内的研究文献第20-24页
        1.3.3 接触应力研究方法概述第24-27页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第27-31页
        1.4.1 课题研究目标第27-28页
        1.4.2 课题研究内容第28页
        1.4.3 研究方案第28-30页
        1.4.4 技术路线第30页
        1.4.5 研究意义第30-31页
    1.5 小结第31-32页
2 密封界面的流体动力学及自密封原理第32-46页
    2.1 边界层及流体状态的研究第32-33页
        2.1.1 边界层的确定第32页
        2.1.2 流动状态的确定第32-33页
    2.2 往复式液压动密封接触应力公式的推导第33-38页
        2.2.1 雷诺方程的推导第33-36页
        2.2.2 动密封接触应力公式的推导第36-38页
    2.3 流体静密封接触应力公式推导第38-40页
    2.4 液压往复式密封泄漏公式推导第40-44页
        2.4.1 活塞杆外行程第41-42页
        2.4.2 活塞杆内行程第42-43页
        2.4.3 泄漏公式第43-44页
    2.5 小结第44-46页
3 蕾形复合密封圈材料试验第46-56页
    3.1 橡胶类超弹性理论概述第46-48页
    3.2 超弹性体试验研究第48-55页
        3.2.1 单轴拉伸试验第49-50页
        3.2.2 单轴压缩试验第50-51页
        3.2.3 M-R常数的确定第51-55页
    3.3 小结第55-56页
4 蕾形复合密封圈有限元分析第56-72页
    4.1 有限元有关理论第56-57页
        4.1.1 有限元原理第56页
        4.1.2 有限元非线性第56页
        4.1.3 材料特性第56-57页
    4.2 蕾形复合密封圈几何尺寸的测量第57-59页
    4.3 蕾形复合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第59-70页
        4.3.1 蕾形复合密封圈建模及分析步骤第59-62页
        4.3.2 蕾形复合密封圈多载荷有限元分析第62-64页
        4.3.3 蕾形复合密封圈多载荷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第64-70页
    4.4 弹性体有限元分析的收敛问题第70页
    4.5 小结第70-72页
5 蕾形复合密封圈接触应力试验第72-94页
    5.1 接触应力测试试验系统第72-73页
    5.2 感压压力测量系统第73-75页
    5.3 感压压力测量的标定第75-77页
        5.3.1 分析设备标定的原理第75-76页
        5.3.2 标定试验步骤第76页
        5.3.3 试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第76-77页
    5.4 接触应力试验操作方法的改进第77-80页
    5.5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80-93页
        5.5.1 试验数据的采集第80-83页
        5.5.2 试验数据的分析第83-84页
        5.5.3 不同压力数据分析第84-89页
        5.5.4 有限元接触应力分布曲线与试验获取曲线对比第89-93页
    5.6 小结第93-94页
6 基于接触应力的蕾形复合密封圈分析第94-110页
    6.1 常规密封结构与蕾形复合密封圈接触应力的对比第94-97页
    6.2 蕾形复合密封圈前、后导油角的分析第97-103页
        6.2.1 前导油角α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98-101页
        6.2.2 后导油角β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101-103页
    6.3 蕾形复合密封圈副密封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103-105页
    6.4 蕾形复合密封圈径向压缩量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105-108页
    6.5 小结第108-11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0-114页
    7.1 主要研究工作第110-112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12页
    7.3 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作者简介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在玻璃基涂层熔体中动态迁移及存在形态的研究
下一篇:目的论视野下的翻译实践--以《你是鸵鸟还是驼羊?》(节选)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