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选题动机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动机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9页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0-32页 |
第一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20-22页 |
一、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的现实 | 第20-21页 |
二、美国高校和公众对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的高度关注 | 第21页 |
三、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自身研究及发展的需要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历程 | 第22-27页 |
一、起步阶段(1971 年——1994 年) | 第22-24页 |
二、发展阶段(1994 年——2005 年) | 第24-26页 |
三、成熟阶段(2005 年——2015 年)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一、特罗理论 | 第27-28页 |
二、博克的大学学术价值理论 | 第28-30页 |
三、基于地位的社会学理论 | 第30-32页 |
第二章 2015版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的内容概述 | 第32-45页 |
第一节 单一分类体系 | 第32-36页 |
一、按学位授予层次及比例分类 | 第32-35页 |
二、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存程度分类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多维分类体系 | 第36-45页 |
一、本科院校的分类 | 第36-42页 |
二、研究生院校的分类 | 第42-45页 |
第三章 2015版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的变革及不足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的变革内容 | 第45-47页 |
一、完善专业机构的分类体系 | 第45页 |
二、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和指标 | 第45-46页 |
三、扩大分类体系的服务范围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的不足 | 第47-51页 |
一、分类依据出现偏颇 | 第47-48页 |
二、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与高校排名过于相似 | 第48-49页 |
三、更多关注本科院校分类而忽略研究生院校分类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的价值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1-63页 |
第一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的价值体现 | 第51-56页 |
一、突出当前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 第51-52页 |
二、反映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趋势 | 第52-55页 |
三、利于美国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 第55页 |
四、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的工具 | 第55-56页 |
五、为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第56页 |
第二节 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6-63页 |
一、建立适应我国高校发展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 | 第57-58页 |
二、运用多维分类体系体现我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 | 第58-59页 |
三、建立突出大学竞争力与办学特色的分类标准 | 第59-60页 |
四、及时更新分类标准,促进高校定位合理化和评价科学化 | 第60-61页 |
五、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分类与排名的关系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