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组织惯例视角下城管执法适应行为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引言第8-20页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问题第8-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7页
        1.2.1 核心概念阐释第9-10页
        1.2.2 国内城管行为相关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3 国外街头官僚组织行为相关研究第12-15页
        1.2.4 组织惯例应用范畴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5 研究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20-30页
    2.1 组织惯例相关研究第20-22页
        2.1.1 组织惯例形式面与执行面第20页
        2.1.2 组织惯例形式与执行鸿沟第20-21页
        2.1.3 “场域—惯习”与组织惯例第21-22页
    2.2 组织惯例内生变迁与适应性第22-23页
    2.3 组织适应性研究第23-26页
        2.3.1 适应性逻辑演绎第23页
        2.3.2 适应性模型统计第23-24页
        2.3.3 适应性观点汇总第24-26页
    2.4 适应性驱动要素研究第26-29页
        2.4.1 组织内外部环境第26页
        2.4.2 管理层风格第26-27页
        2.4.3 组织规则第27页
        2.4.4 组织结构第27-29页
    2.5 基于组织惯例形式面向执行面变迁分析框架第29-30页
3 基于组织惯例视角的X市城管执法行为案例研究第30-47页
    3.1 执法惯例形式面资料概况第30-33页
        3.1.1 执法参照性法律法规第30-31页
        3.1.2 执法处罚常规程序第31-33页
        3.1.3 执法指导手册细则第33页
    3.2 执法惯例执行面资料收集第33-37页
        3.2.1 样本筛选指标设计第33-34页
        3.2.2 半结构化访谈设计第34页
        3.2.3 信度问题控制第34-35页
        3.2.4 伦理问题控制第35-37页
    3.3 执法惯例执行面的资料处理第37-46页
        3.3.1 基于惯例执行面的开放性编码第37-43页
        3.3.2 基于惯例执行面的主轴编码第43-44页
        3.3.3 基于惯例执行面的选择性编码第44-46页
    3.4 执法惯例形式面向执行面变迁模型第46-47页
4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4.1 既有执法惯例执行面的适应行为讨论第47-50页
        4.1.1 对执法惯例形式面的认知第47页
        4.1.2 对组织行动规则的适应第47-48页
        4.1.3 对外部执法环境的适应第48页
        4.1.4 对组织内部文化的适应第48-49页
        4.1.5 对管理层风格的适应第49页
        4.1.6 对组织结构位置的适应第49-50页
        4.1.7 对资本稀缺性的适应第50页
    4.2 从“适应”到“弹性”的执法惯例执行面的重塑第50-54页
        4.2.1 加强惯例形式面研究,改善援引依据粗放性问题第50-51页
        4.2.2 化解冲突危机,重塑执法组织公平公正形象第51-52页
        4.2.3 软化结构危机,监控系统内相关要素水平第52页
        4.2.4 介入新型驱动变量,促进惯例执行面规则优化演进第52-54页
5 结语与展望第54-57页
    5.1 结语第54-55页
        5.1.1 客观审视城管队伍的组织行为第54-55页
        5.1.2 维持执法惯例形式面的优质惰性第55页
        5.1.3 利用执法惯例执行面的能动特性第55页
    5.2 研究展望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电子数据开放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中日比较立法视野下的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预防法律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