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一、明代中央监察机关的设置和职权 | 第10-14页 |
| (一)都察院 | 第10-12页 |
| (二)六科 | 第12-13页 |
| (三)通政使司 | 第13-14页 |
| 二、明代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职权 | 第14-17页 |
| (一)提刑按察使司 | 第14-15页 |
| (二)总督和巡抚 | 第15-17页 |
| 三、明代监察机构的运作方式 | 第17-20页 |
| (一)封驳科参与参言注销 | 第17-18页 |
| (二)文牍监督与巡视监督 | 第18-19页 |
| (三)暗访与不定期巡察 | 第19-20页 |
| 四、明代监察官员选任条件 | 第20-23页 |
| (一)忠于君主 | 第20页 |
| (二)精通律法 | 第20-21页 |
| (三)直言敢谏 | 第21页 |
| (四)公正廉洁 | 第21-22页 |
| (五)注重回避 | 第22-23页 |
| 五、明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 第23-31页 |
| (一)明代监察制度的历史积极意义 | 第24-26页 |
| 1、稳定国初政治局面、确保发展战略调整 | 第24页 |
| 2、监督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执行、确保最高权力平稳交接 | 第24-25页 |
| 3、监督国家机关运转,提高决策效率,维护政治平衡 | 第25-26页 |
| 4、领军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 第26页 |
| (二)明代监察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 第26-31页 |
| 1、以维护地主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目标,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 第26-27页 |
| 2、监察体系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监察职能的发挥 | 第27-28页 |
| 3、重侦查而轻审判,导致司法不公 | 第28页 |
| 4、成为党争工具,加速王朝灭亡 | 第28-29页 |
| 5、扩大文武鸿沟,严重影响国防建设 | 第29-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