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国内外媒介素养及课程整合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1 国外及台湾地区媒介素养状况研究 | 第11-15页 |
1.1.1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及现状 | 第11-13页 |
1.1.2 台湾地区中小学师生媒介素养水平发展及状况 | 第13-15页 |
1.2 国内中小学媒介素养状况发展水平 | 第15-16页 |
1.3 国内中小学新媒介环境下的课程整合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概念辨析及特点 | 第18-21页 |
2.1 媒介与媒体 | 第18页 |
2.2 新媒体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18-19页 |
2.3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弊端 | 第19页 |
2.4 媒介素养概念解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 第21-27页 |
3.1 理论依据 | 第21-25页 |
3.1.1 媒体对个体与组织的即时效果与长期效果 | 第21-23页 |
3.1.2 正面教育理论 | 第23-24页 |
3.1.3 教学设计 | 第24-25页 |
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5-27页 |
3.2.1 新媒介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 第25页 |
3.2.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第25-26页 |
3.2.3 构筑新型师生关系 | 第26页 |
3.2.4 媒介素养调查意义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研究过程 | 第27-4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27-35页 |
4.2.1 教师卷与学生卷基本信息 | 第27-29页 |
4.2.2 苏州整体师生媒介素养水平数据分析 | 第29-33页 |
4.2.3 教师媒介素养的专业成长 | 第33-35页 |
4.3 学生卷数据分析 | 第35-45页 |
4.3.1 学生背景情况调查 | 第35-37页 |
4.3.2 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 第37-39页 |
4.3.4 学生媒介素养量表的分析情况 | 第39-41页 |
4.3.5 性别和各维度及总均值T检验 | 第41-43页 |
4.3.6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3-45页 |
4.4 数据分析总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新媒体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 第46-53页 |
5.1 新媒介设备选择 | 第46-48页 |
5.2 教学双方适应性与接受性 | 第48-49页 |
5.3 新媒介内容准备基本理论 | 第49-50页 |
5.3.1 内容真实科学 | 第49页 |
5.3.2 共同经验理论 | 第49-50页 |
5.3.3 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 第50页 |
5.3.4 选择合适的媒介形式 | 第50页 |
5.4“最小代价原理” | 第50-51页 |
5.5 数字化资源——不容忽视的资源 | 第51页 |
5.6 教师培训及专家指导的重要性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6.1 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 | 第5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研究期间论文发表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