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简介 | 第16-21页 |
1.1.1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 | 第16页 |
1.1.2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组成 | 第16-17页 |
1.1.3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1.1.4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 耐海洋环境防腐蚀涂层 | 第21-24页 |
1.2.1 海洋环境下的腐蚀因素 | 第21页 |
1.2.2 海洋环境下涂层腐蚀机理及应对措施 | 第21-23页 |
1.2.3 耐海洋环境防腐蚀涂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 氟树脂简介 | 第24-25页 |
1.3.1 氟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 第24-25页 |
1.3.2 氟碳树脂的种类与应用 | 第25页 |
1.4 选题背景 | 第25-2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耐环境性能研究方案及性能测试 | 第27-37页 |
2.1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耐环境性能研究方案 | 第27-34页 |
2.1.1 FEVE可溶性氟碳树脂体系的确定 | 第27-30页 |
2.1.1.1 FEVE可溶性氟碳树脂结构分析及选择 | 第27-28页 |
2.1.1.2 FEVE可溶性氟碳树脂中的含氟量 | 第28-29页 |
2.1.1.3 羟值与固化剂的选择 | 第29-30页 |
2.1.2 惰性填料的添加 | 第30-32页 |
2.1.2.1 鳞片填料 | 第30页 |
2.1.2.2 纳米填料 | 第30页 |
2.1.2.3 惰性填料与铝粉相对排布分析 | 第30-32页 |
2.1.3 助剂的使用 | 第32-34页 |
2.1.3.1 CAB对涂层表面缺陷的优化分析 | 第32-33页 |
2.1.3.2 偶联剂对树脂/填料界面的优化分析 | 第33-34页 |
2.2 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2.2.1 红外发射率与光泽度测试 | 第34页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4页 |
2.2.3 极化曲线(Tafel曲线)测试 | 第34-35页 |
2.2.4 涂层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树脂种类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7-54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不同树脂体系的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性能对比分析 | 第37-44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3.2.2.1 树脂红外光谱图 | 第38页 |
3.2.2.2 光泽度和发射率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3.2.2.3 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第39页 |
3.2.2.4 极化曲线(Tafel曲线)测试 | 第39-40页 |
3.2.2.5 耐环境性能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3.2.3 本节小结 | 第43-44页 |
3.3 氟碳树脂结构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44-51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3.3.2.1 氟碳树脂技术参数测量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3.2.2 光泽度和发射率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3.3.2.3 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第47页 |
3.3.2.4 极化曲线(Tafel曲线)测试 | 第47-48页 |
3.3.2.5 耐环境性能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3.3.3 本节小结 | 第51页 |
3.4 对低发射率涂层的腐蚀分析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惰性填料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54-65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微米片状玻璃鳞片对涂层耐环境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4.2.2.1 玻璃鳞片对涂层发射率/光泽度的影响 | 第55页 |
4.2.2.2 玻璃鳞片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2.3 玻璃鳞片对涂层耐环境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2.4 涂层微观结构表征 | 第58-59页 |
4.2.3 本节小结 | 第59页 |
4.3 纳米碳酸钙对涂层耐环境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4.3.2.1 纳米碳酸钙对涂层发射率/光泽度的影响 | 第60页 |
4.3.2.2 纳米碳酸钙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2.3 纳米碳酸钙对涂层耐环境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3.2.4 涂层微观结构表征 | 第63-64页 |
4.3.3 本节小结 | 第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助剂对涂层表面的优化研究 | 第65-76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醋酸丁酸纤维素对涂层表面缺陷的优化研究 | 第65-70页 |
5.2.1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69页 |
5.2.2.1 铝粉及醋酸丁酸纤维素含量的确定 | 第66页 |
5.2.2.2 醋酸丁酸纤维素对涂层力学性能的优化分析 | 第66-67页 |
5.2.2.3 醋酸丁酸纤维素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优化 | 第67-68页 |
5.2.2.4 醋酸丁酸纤维素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8-69页 |
5.2.3 本节小结 | 第69-70页 |
5.3 偶联剂对树脂/铝粉界面的优化研究 | 第70-75页 |
5.3.1 实验部分 | 第70页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5.3.2.1 偶联剂对发射率/光泽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5.3.2.2 偶联剂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5.3.2.3 偶联剂对耐环境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5.3.2.4 偶联剂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4-75页 |
5.3.3 本节小结 | 第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