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荆防消玫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研究路线图第9-1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18页
    1 玫瑰糠疹的研究概况第10页
    2 荆防消玫胶囊方解第10-11页
    3 处方中各药味的研究概述第11-18页
        3.1 荆芥第11-12页
        3.2 防风第12-13页
        3.3 苦参第13-14页
        3.4 赤芍第14-15页
        3.5 生地黄第15-16页
        3.6 浮萍第16页
        3.7 蒺藜第16-17页
        3.8 甘草第17-18页
第二章 荆防消玫胶囊制备工艺研究第18-61页
    第一节 提取工艺研究第18-53页
        1 提取工艺的选择依据第18页
        2 实验仪器、试剂及试药第18-19页
        3 荆芥、防风、浮萍的提取工艺研究第19-27页
        4 赤芍、苦参、生地黄、蒺藜、甘草的水提取工艺优选第27-33页
        5 精制工艺考察第33-53页
    第二节 荆防消玫胶囊成型工艺研究第53-61页
        1 仪器与试药第53页
        2 辅料的选择第53-61页
第三章 质量标准研究第61-74页
    1 试验仪器、试剂、试药第61-62页
        1.1 试验仪器第61页
        1.2 试剂第61页
        1.3 试药第61-62页
    2 性状第62页
    3 鉴别第62-68页
        3.1 荆芥的薄层鉴别第62-63页
        3.2 防风的薄层鉴别第63页
        3.3 苦参的薄层鉴别第63-64页
        3.4 生地黄的薄层鉴别第64页
        3.5 浮萍的薄层鉴别第64-65页
        3.6 蒺藜的薄层鉴别第65页
        3.7 甘草的薄层鉴别第65-68页
    4 检查第68-69页
    5 含量测定第69-73页
        5.1 色谱条件第69页
        5.2 溶液的制备第69页
        5.3 专属性试验第69-70页
        5.4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70-71页
        5.5 精密度试验第71页
        5.6 稳定性试验第71页
        5.7 重复性试验第71-72页
        5.8 加样回收试验第72页
        5.9 含量测定第72-73页
    6 小结第73-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著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舒郁胶囊对PMS肝气郁证大鼠关键脑区Glu-GABA代谢通路中GAD、GABA-T、GAT-1变化的影响
下一篇:补肾活血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