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总体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1.3.1 总体分析框架 | 第18-20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44页 |
2.1 泡沫经济的主要概念及实践 | 第22-26页 |
2.1.1 有关泡沫经济基本定义的争论 | 第22-24页 |
2.1.2 泡沫经济的实践 | 第24-26页 |
2.2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及产生的原因 | 第26-29页 |
2.3 泡沫经济及资产泡沫的测度 | 第29-31页 |
2.4 泡沫经济破灭后果的相关研究 | 第31-36页 |
2.4.1 基于历史事件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果的论述 | 第31-33页 |
2.4.2 泡沫经济破灭后果的研究 | 第33-36页 |
2.5 泡沫经济的监测、预警及其防范的相关研究 | 第36-39页 |
2.5.1 国外关于资产泡沫预警的研究综述 | 第36-37页 |
2.5.2 国内资产泡沫预警的文献综述 | 第37-39页 |
2.6 评述 | 第39-44页 |
第3章 泡沫经济与结构性资产泡沫 | 第44-64页 |
3.1 泡沫经济 | 第44-56页 |
3.1.1 泡沫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44-45页 |
3.1.2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 | 第45-46页 |
3.1.3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泡沫经济形成分析 | 第46-52页 |
3.1.4 泡沫经济的现实成因和危害 | 第52-54页 |
3.1.5 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 第54-56页 |
3.2 结构性资产泡沫 | 第56-64页 |
3.2.1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回顾与评述 | 第56-58页 |
3.2.2 传统货币数量方程的扩展和结构性资产泡沫 | 第58-64页 |
第4章 结构性资产泡沫与资金流向 | 第64-100页 |
4.1 宏观结构性资产泡沫 | 第64-82页 |
4.1.1 宏观角度的结构性资产泡沫产生的原因 | 第64-82页 |
4.2 资金流向与资产市场引力模型 | 第82-100页 |
4.2.1 资金的流动方向 | 第82-85页 |
4.2.2 资金流向的驱动因素 | 第85-93页 |
4.2.3 资产市场引力模型 | 第93-96页 |
4.2.4 非均衡吸引力与结构性资产泡沫 | 第96-100页 |
第5章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统计监测与预警 | 第100-124页 |
5.1 资产市场与结构性资产泡沫 | 第100-109页 |
5.1.1 资产市场结构与资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 第100-103页 |
5.1.2 风险的累积效应 | 第103-105页 |
5.1.3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05-109页 |
5.2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统计监测 | 第109-124页 |
5.2.1 统计监测模型介绍 | 第109-117页 |
5.2.2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统计监测模型 | 第117-124页 |
第6章 我国的实证分析 | 第124-158页 |
6.1 资产泡沫结构性特征的实证研究 | 第126-140页 |
6.1.1 各资产市场吸引力的测度 | 第126-128页 |
6.1.2 吸引力与货币资金流向的关系 | 第128-134页 |
6.1.3 集聚效应的模型检验 | 第134-140页 |
6.2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监控与预警的实证研究 | 第140-154页 |
6.2.1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度量 | 第141-153页 |
6.2.2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预警信号解析 | 第153-154页 |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54-15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8-16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58-16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60-162页 |
附录 | 第162-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84页 |
后记 | 第184-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