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22页 |
2.1 理论背景 | 第10-12页 |
2.1.1 Bronfenbrenner 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第10-11页 |
2.1.2 Lerner 的发展情境论 | 第11-12页 |
2.2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 | 第12-17页 |
2.2.1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2 社会适应性的理论结构 | 第13-17页 |
2.3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第17-22页 |
2.3.1 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3.2 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3.3 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3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4 研究构想 | 第23-26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4.1.1 探讨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特点 | 第23页 |
4.1.2 探讨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 第23页 |
4.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4.4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4.5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5.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 第26-31页 |
5.1.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 第26-27页 |
5.1.2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性别与年级差异 | 第27-31页 |
5.2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青少年在家庭功能、友谊质量、社会适应性得分上的差异 | 第31-33页 |
5.2.1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家庭功能得分比较 | 第31-32页 |
5.2.2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友谊质量得分比较 | 第32-33页 |
5.2.3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得分比较 | 第33页 |
5.3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各维度的 Pearson 相关. | 第33-34页 |
5.4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预测分析 | 第34-38页 |
5.4.1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优势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5.4.2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能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5.4.3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人际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5.4.4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5.4.5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页 |
6 分析与讨论 | 第38-43页 |
6.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 第38-41页 |
6.1.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8-40页 |
6.1.2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性别与年级特点 | 第40-41页 |
6.2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 第41-43页 |
7 研究结论和启示 | 第43-4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7.2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 第43-44页 |
7.3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