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龙通络方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研究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实验研究 | 第9-15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9-12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9-10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0-12页 |
二、结果 | 第12-13页 |
三、讨论 | 第13-15页 |
临床研究 | 第15-22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15-16页 |
(一)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5页 |
(二)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5页 |
(三) 临床资料 | 第15-16页 |
(四) 临床分组 | 第16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三、观察指标及标准 | 第17-18页 |
(一) 神经毒性观察 | 第17页 |
(二) 生活质量观察 | 第17页 |
(三) 近期客观疗效评价 | 第17-18页 |
(四) 一般化疗不良反应观察 | 第18页 |
四、统计方法 | 第18页 |
五、结果 | 第18-22页 |
(一) 两组化疗引起神经毒性比较 | 第18-20页 |
(二)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 | 第20页 |
(三) 疗效评价 | 第20-21页 |
(四) 一般化疗毒性反应比较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35页 |
一、现代医学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认识 | 第22-24页 |
(一) 急性神经毒性 | 第22-23页 |
(二) 慢性神经毒性 | 第23-24页 |
(三) 防治 | 第24页 |
二、祖国医学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认识 | 第24-33页 |
(一) 血痹的源流与发展 | 第24-26页 |
(二) 现代中医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第26-28页 |
(三) 方解及用药特色 | 第28-33页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第33-34页 |
四、结论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