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第一章 核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0-22页 |
1.1 核移植的原理与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哺乳动物胚胎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2 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 核移植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核移植供体细胞的分离 | 第12-13页 |
1.2.2 核移植受体细胞的去核 | 第13-15页 |
1.2.3 克隆胚胎的重建 | 第15-16页 |
1.2.4 激活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 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1.3.1 治疗性克隆 | 第19-20页 |
1.3.2 拯救濒危动物 | 第20页 |
1.3.3 应用克隆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 | 第20页 |
1.3.4 克隆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5 克隆动物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化学诱导去核法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2.1 化学诱导去核法简短的发展历程 | 第22页 |
2.2 Deme诱导去核法辅助的核移植程序 | 第22-23页 |
2.2.1 Deme诱导去核(IE)程序 | 第22-23页 |
2.2.2 Deme诱导去核后的注核程序 | 第23页 |
2.3 影响Deme诱导去核成功率的因素 | 第23-24页 |
2.3.1 卵母细胞的遗传背景 | 第23-24页 |
2.3.2 Deme处理起始的时间 | 第24页 |
2.3.3 卵母细胞对Deme的耐受程度 | 第24页 |
2.4 诱导去核程序对卵母细胞及克隆胚胎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1 预激活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2 Deme的影响 | 第25页 |
2.5 展望 | 第25-26页 |
试验研究 | 第26-37页 |
第三章 脱羰秋水仙碱诱导昆明白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的研究 | 第26-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1.1 成熟卵母细胞的收集 | 第26-27页 |
1.2 Deme诱导去核法 | 第27页 |
1.3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30页 |
2.1 Deme使用浓度对去核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 激活后Deme处理起始时间和作用时间对去核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卵母细胞卵龄对去核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脱羰秋水仙碱诱导去核法辅助的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初探 | 第32-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3页 |
1.2 成熟卵母细胞的采集 | 第33页 |
1.3 Deme诱导去核法 | 第33页 |
1.4 卵丘细胞的准备 | 第33-34页 |
1.5 核移植 | 第34页 |
1.6 克隆胚胎的激活 | 第34页 |
1.7 克隆胚胎的体外培养 | 第34页 |
2 结果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4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7页 |
附图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