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体节点设计分析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装配式建筑发展简史第9-14页
        1.2.1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的发展历史第9-11页
        1.2.2 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第11-14页
    1.3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第14-16页
        1.3.1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以及常见节点的连接方法第14-16页
        1.3.2 一些常见节点连接方式的优缺点第16页
    1.4 装配式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的比较第16-18页
        1.4.1 装配式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的安全性比较第16页
        1.4.2 装配式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比较第16-17页
        1.4.3 装配式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造价的比较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现浇节点分析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一体设计第19-25页
    2.1 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分类第19页
    2.2 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的震害第19页
    2.3 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抗剪模型第19-21页
    2.4 装配式节点分析第21页
    2.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一体的连接设计第21-24页
        2.5.1 工程概况第21-23页
        2.5.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一体节点研究分析第23-24页
        2.5.3 装配一体式节点与现有装配式节点连接的比较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41页
    3.1 有限单元法思想及软件的选用第25-26页
    3.2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26-30页
        3.2.1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26-28页
        3.2.2 钢筋本构关系第28-30页
    3.3 混凝土损伤分析第30-31页
    3.4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1-39页
        3.4.1 选择钢筋单元第31页
        3.4.2 混凝土单元第31-32页
        3.4.3 相关参数的设置第32-33页
        3.4.4 钢筋与混凝土的拼装第33-34页
        3.4.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第34-36页
        3.4.6 分析步设置第36页
        3.4.7 本文中的相互作用第36-37页
        3.4.8 端荷载的施加第37-38页
        3.4.9 网格划分第38-39页
        3.4.10 运行分析第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一体节点的受力分析第41-61页
    4.1 竖直轴向力作用下的比较第41-45页
    4.2 水平剪力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第45-50页
    4.3 复合静荷载作用下的分析第50-55页
    4.4 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有限元分析第55-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5.1 结论第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作者简介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教育战略思想研究
下一篇: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