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蛋白质聚集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SPR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 第20-27页 |
2.1 表面等离子体波 | 第20-23页 |
2.1.1 表面等离子体波 | 第20-22页 |
2.1.2 SPW的色散曲线 | 第22-23页 |
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激发 | 第23-26页 |
2.2.1 全内反射与消逝波 | 第23-24页 |
2.2.2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的激发 | 第24-26页 |
2.2.3 SPR的产生条件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基于相位测量的SPR成像传感的理论分析 | 第27-37页 |
3.1 Kretschmann棱镜结构的多层介质模型 | 第27-30页 |
3.2 SPR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等效折射率模型 | 第30-36页 |
3.2.1 受体-配体反应的模型 | 第30-32页 |
3.2.2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等效折射率模型 | 第32-35页 |
3.2.3 动力学参数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SPR成像检测方法相位信息的提取 | 第37-51页 |
4.1 SPR图像获取装置 | 第37-40页 |
4.1.1 SPR干涉成像光路 | 第38-39页 |
4.1.2 SPR传感单元 | 第39-40页 |
4.2 图像预处理 | 第40-45页 |
4.2.1 图像模型转换 | 第40-42页 |
4.2.2 图像去噪 | 第42-45页 |
4.3 图像相位信息的提取 | 第45-50页 |
4.3.1 相位提取算法 | 第45-47页 |
4.3.2 相位提取算法应用于SPR检测的误差分析 | 第47-49页 |
4.3.3 Stoilov算法与其它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试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5.1 装置性能测定 | 第51-53页 |
5.2 实验设计 | 第53-54页 |
5.3 溶菌酶相互作用的折射率变化分布图 | 第54-55页 |
5.4 不同温度的溶菌酶溶液的实时检测信号 | 第55-56页 |
5.5 溶菌酶聚集的动力学常数 | 第56-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