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报纸的出版发行论文

我国报纸发行网络转型直复营销网络的可行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一、研究背景第7-9页
 二、研究目的和价值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关于直复营销网络和报纸发行网络第13-27页
 一、直复营销第13-21页
  (一) 直复营销的缘起与内涵第13-14页
  (二) 直复营销的特征第14-15页
  (三) 直复营销的形式种类第15-16页
  (四) 直复营销的关键要素和操作系统第16-19页
  (五) 直复营销的实施第19-20页
  (六) 直复营销的优势第20-21页
 二、报纸发行网络第21-27页
  (一) 报纸发行网络的界定第21页
  (二) 发行网络的组织管理结构及其功能第21-23页
  (三) 发行网络的投递特征第23-24页
  (四) 发行网络的现状与问题第24-27页
第三章 转型直复营销网络的SWOT 分析第27-36页
 一、优势:具备转型的部分网络功能第27-28页
  (一) 具有品牌优势第27页
  (二) 具有较强的网络投递能力第27-28页
  (三) 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客户数据信息第28页
  (四) 网络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第28页
 二、发行网络转型直复营销网络的弱势第28-30页
  (一) 缺乏营销创意系统第28页
  (二) 已匹配的功能系统执行力尚处于初级层次第28-29页
  (三) 体制上,仍受制于母报社(集团)第29页
  (四) 两张网络存在一定的作业冲突第29-30页
  (五) 营销和管理人才的储备不足第30页
 三、转型机遇:直复营销存在巨大市场空间第30-32页
  (一) 直复营销更适合我国消费者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第30-31页
  (二) 广告主更加青睐可测量的直接反应广告第31页
  (三) 国外直复营销实践已显示出其营销的优越性第31-32页
 四、转型的挑战第32-36页
  (一) 我国直复营销环境尚不成熟第32-33页
  (二) 邮政、第三方物流等强大竞争对手产生威胁第33-36页
第四章 转型的路径探索第36-44页
 一、开拓以投递能力为支撑的直投业务第36-38页
 二、提高数据采集应用能力,整合直复营销媒介第38-43页
  (一) 采集客户信息,为企业提供市场解决方案第38-39页
  (二) 完善信息互动系统,整合电话、网络等多元媒介第39-43页
 三、增加营销创意系统,提供全方位的直复营销服务第43页
 四、寻求网间合作,提升直复营销业的整体水平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机制分析--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
下一篇:略论转型期记者兼职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