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绪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共识:两地对行政协议范畴的承认 | 第9-21页 |
一、内地行政协议理论 | 第9-17页 |
(一) 行政协议的起源与概念 | 第9-12页 |
(二) 行政协议的要件 | 第12-14页 |
(三) 行政协议的特征 | 第14-17页 |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体间合同的理论 | 第17-21页 |
(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体间合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 第17-18页 |
(二) 香港特区行政主体间合同的要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CEPA 协议的法律性质初定 | 第21-24页 |
一、CEPA 协议概述 | 第21-22页 |
二、CEPA 协议的法律性质初定 | 第22-24页 |
(一) CEPA 协议与内地行政协议要件匹配 | 第22页 |
(二) CEPA 协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间合同要件匹配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作为一类特殊行政协议的CEPA 协议 | 第24-35页 |
一、CEPA 协议产生于两地存在区际法律冲突的背景下 | 第24-26页 |
(一) 是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的冲突 | 第24-25页 |
(二) 法律冲突的范围广泛 | 第25-26页 |
二、CEPA 协议是一级地方政府部门与中央政府部门签订的行政协议 | 第26-29页 |
(一) 是由行政协议的性质和我国政治体制所决定的 | 第27-29页 |
(二) 是对两地交流合作现实需求的回应 | 第29页 |
三、CEPA 协议的内容受WTO 规则的制约与规范 | 第29-31页 |
四、CEPA 协议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31-35页 |
(一) 国际经济协议或者地区性自由贸易协议 | 第31-33页 |
(二) 受WTO 调整的特殊的内国法律安排 | 第33-35页 |
第四章 CEPA 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35-47页 |
一、从CEPA 协议文本推论的法律效力 | 第35-36页 |
(一) 效力范围 | 第35页 |
(二) 效力对象 | 第35页 |
(三) 效力位阶 | 第35-36页 |
(四) 效力期间 | 第36页 |
二、域外行政协议介绍及效力分析 | 第36-42页 |
(一) 美国州际行政协定的法律效力 | 第36-38页 |
(二) 德国行政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38-39页 |
(三) 法国行政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39-41页 |
(四) 西班牙行政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41-42页 |
三、CEPA 协议的法律效力疑问及解决 | 第42-47页 |
(一) CEPA 协议是否具有立法或准立法效力 | 第42-44页 |
(二) 结论及思考 | 第44-47页 |
第五章 两岸四地关系的探路者——CEPA | 第47-52页 |
一、CEPA 协议法律性质的最终确定 | 第47页 |
二、两岸四地关系及其发展方向 | 第47-49页 |
(一) 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关系 | 第47-48页 |
(二) 内地与台湾的关系 | 第48-49页 |
(三) 两岸四地关系发展的方向——法治化 | 第49页 |
三、题外话:比较法、国家统一与中华崛起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