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微型计算机论文--各种微型计算机论文--微处理机论文

嵌入式技术在MIMO实验验证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1.1 MIMO实验验证系统第9页
    1.2 嵌入式系统简介第9-10页
    1.3 论文工作简介第10-11页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第11-19页
    2.1 嵌入式系统简介第11-13页
        2.1.1 嵌入式系统的特征第11页
        2.1.2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特点第11-12页
        2.1.3 嵌入式系统及其软件的开发流程第12-13页
        2.1.4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模式第13页
    2.2 主控CPU模块简介第13-14页
    2.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第14-16页
        2.3.1 VxWorks的背景第14-15页
        2.3.2 VxWorks的特点第15页
        2.3.3 VxWorks操作系统组成第15-16页
    2.4 集成开发环境Tornado第16-17页
    2.5 嵌入式系统在MIMO实验验证系统中的作用第17-19页
第三章 BSP的开发第19-28页
    3.1 BSP的介绍第19-20页
        3.1.1 BSP的概念第19-20页
        3.1.2 BSP的组成第20页
    3.2 VxWorks的启动过程第20-22页
    3.3 软盘引导VxWorks下载的不同方式第22-28页
        3.3.1 软盘加载第22-24页
        3.3.2 串口加载第24-25页
        3.3.3 网口加载第25-27页
        3.3.4 bootrom.sys的固化第27-28页
第四章 链路层协议的实现第28-45页
    4.1 VxWorks的网络组件第28页
    4.2 协议规划第28-31页
        4.2.1 OSI模型第28-29页
        4.2.2 TCP/IP协议族(网间协议族)第29页
        4.2.3 数据链路层第29-30页
        4.2.4 几种封装格式第30-31页
    4.3 VxWorks提供的编程接口[3第31-35页
        4.3.1 VxWorks的多任务机制第31-33页
            4.3.1.1 多任务的特点第31页
            4.3.1.2 任务的状态转换第31-32页
            4.3.1.3 任务的调度策略第32-33页
        4.3.2 任务间的通信第33-35页
            4.3.2.1 共享存储区第33页
            4.3.2.2 互斥第33-34页
            4.3.2.3 信号量第34页
            4.3.2.4 消息队列第34页
            4.3.2.5 管道第34-35页
        4.3.3 时钟管理第35页
    4.4 PPP的实现第35-45页
        4.4.1 PPP的任务第35-36页
        4.4.2 PPP的主要功能第36-43页
            4.4.2.1 数据封装第36-38页
            4.4.2.2 管理链路第38-41页
                4.4.2.2.1 PPP连接的阶段划分第38页
                4.4.2.2.2 建立连接和终止连接的流程第38-39页
                4.4.2.2.3 计时、计数器第39页
                4.4.2.2.4 状态机第39-41页
            4.4.2.3 获取链路层数据包第41-43页
                4.4.2.3.1 MUX的功能第41-42页
                4.4.2.3.2 通过MUX获取以太包第42-43页
        4.4.3 各功能模块间的连接第43-45页
第五章 应用层软件开发第45-54页
    5.1 套接字(socket)第45-46页
    5.2 VxWorks套接字编程接口第46-47页
    5.3 网络应用程序实例第47-54页
        5.3.1 程序的总体描述第47-49页
        5.3.2 建立连接第49-50页
        5.3.3 普通对话第50页
        5.3.4 静态文件传输第50-52页
        5.3.5 实时动态图像的传输第52-54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4-55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54页
    6.2 下一步的工作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酸钙/多西紫杉醇纳米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在抗肿瘤活性中的应用
下一篇: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酶及DNA氧化损伤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