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正硅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2-13页
    1.2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原理第13-14页
    1.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第14-15页
    1.4 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种类第16-19页
    1.6 聚阴离子正硅酸盐正极材料Li_2FeSiO_4研究进展第19-27页
        1.6.1 Li_2FeSiO_4的结构及性质第20-23页
        1.6.2 Li_2FeSiO_4的制备方法第23-25页
        1.6.3 Li_2FeSiO_4的改性研究第25-27页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第27-29页
    1.8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测试方法第31-38页
    2.1 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1-32页
    2.2 材料的表征第32-35页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2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第32-33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第33页
        2.2.4 元素能谱分析(EDS)第33页
        2.2.5 热重分析(TG)第33页
        2.2.6 碳元素分析(CEA)第33页
        2.2.7 红外光谱分析(IR)第33-34页
        2.2.8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34页
        2.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4页
        2.2.10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试第34页
        2.2.11振实密度测试第34-35页
    2.3 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测定第35-38页
        2.3.1 实验电极的制备第35页
        2.3.2 模拟电池的组装第35-36页
        2.3.3 充放电测试第36页
        2.3.4 循环伏安分析(CV)第36页
        2.3.5 交流阻抗分析(EIS)第36-37页
        2.3.6 Li_2FeSiO_4材料比容量的计算第37-38页
第三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第38-58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页
    3.3 球磨混合物的热重分析第39-4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1-56页
        3.4.1 不同锂源对制备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41-46页
        3.4.2 不同碳源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46-53页
        3.4.3 碳包覆量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53-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碳热还原法制备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第58-75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页
    4.3 球磨混合物的热重分析第59-6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0-73页
        4.4.1 不同碳源对制备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61-65页
        4.4.2 碳包覆量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65-68页
        4.4.3 烧结温度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68-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Li_2FeSiO_4/Graphene/C正极材料第75-91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实验部分第76-7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7-90页
        5.3.1 烧结温度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77-81页
        5.3.2 石墨烯的形貌及性质第81页
        5.3.3 气相沉积法制备Li_2FeSiO_4/Graphene/C材料的原理第81-82页
        5.3.4 石墨烯添加量对Li_2FeSiO_4/Graphene/C材料的影响第82-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球形Li_2FeSiO_4/CNTs/C正极材料第91-109页
    6.1 引言第91-92页
    6.2 实验部分第92-93页
        6.2.1 CNTs的处理第92页
        6.2.2 喷雾干燥第92-93页
        6.2.3 球形Li_2FeSiO_4/CNTs/C材料的制备第9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3-108页
        6.3.1 烧结温度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93-97页
        6.3.2 酸化处理对CNTs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97-98页
        6.3.3 气相沉积法制备球形Li_2FeSiO_4/CNTs/C材料的原理第98-99页
        6.3.4 CNTs添加量对Li_2FeSiO_4/C材料的影响第99-108页
    6.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七章 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第109-124页
    7.1 引言第109页
    7.2 实验部分第109-110页
    7.3 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第110-111页
    7.4 结果与讨论第111-122页
    7.5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24-126页
    8.1 全文总结第124-125页
    8.2 后续工作展望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42-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及耐冷相关性状分析
下一篇:基于平面波解构滤波的速度无关时差校正方法研究